【廣告】
這些瓦脊分別裝設(shè)在三進三路九座廳堂屋脊上。首進5條和聚賢堂瓦脊由文如壁店分別于1891年(光緒十七年)(聚賢堂脊飾于1976年被臺風刮倒,于1981 年重塑)和1893年(光緒十九年)燒制,中、后進東西兩路的4條瓦脊由寶玉榮于1894年(光緒十八年)和1892年(光緒二十年)先后燒制而成,后進大廳的瓦脊則由美玉成完成于1890年(光緒十六年)。古建修復(fù)工藝修復(fù)木結(jié)構(gòu)基層1、木基層處理:地仗:我國古建筑多為木結(jié)構(gòu),木基層叫地仗。
龍圖館
龍圖館極具嶺南古代建筑風格。前后有廊,中間有天井,風火山墻。館外館內(nèi)均有不少磚雕、木雕、泥塑、灰塑等,造工精巧,古樸典雅。大門外18棵羅漢松排列成行,象征包公出巡時的儀仗隊。旁邊是一排紅花紫薇,開花時節(jié),嫣紅翠綠,相映成趣。諸如荔島凝丹、玉堂春瑞、柳剪春風、千年羅漢、桂苑浮春、群芳競秀、古榕長蔭、茶王雙壁,令人百看不厭?!褒垐D館”橫匾下,有對聯(lián):“木石有靈再現(xiàn)包公清正事,匠師無憾巧傳百姓仰廉情”,“投硯鎮(zhèn)江流尚有遺待明古訓(xùn),蜚聲留宋典不曾枉法負平生”。既頌揚了包公輝煌政績,又突出了龍圖館的文化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