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體驗上的差別(公眾號操作較大,小程序體驗接近原生App)
公眾號中點擊應用功能后頂部出現綠色進度需要等一段時間,對于業(yè)務邏輯復雜交互要求高的應用使用起來體驗較差。而小程序將會非常流暢幾乎無需等待,類似普通APP 操作一樣流暢。主要原因是公眾號沒有本地緩存,所以每次打開都是會請求服務器刷新頁面,造成較長體驗下降,小程序對UI 與圖片本地緩存,只需要對服務器請求交互數據,頁面切換無需刷新,所以體驗能夠接近原生APP 的流暢程度。微信小程序雖然有先發(fā)優(yōu)勢,但使用各種應用的載體--手機,卻是騰訊無法掌控的,而掌控手機端的各方結成聯盟后,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扭轉局面。
同時小程序可能會給微信帶來一些AppStore的功能,稍微分流一些應用獲取方式,但也很難替代App store,原因還是那一點,微信小程序主要還是解決小應用問題。從發(fā)展上來看,雖然目前它的熱度有所下降,但微信小程序未來的應用空間還是很大的,它的價值也還需要時間的檢驗。除此之外,名片小程序還具備社交功能,點贊、留言、回復等功能一應俱全,而且還能查看名片獲得的“人脈”,讓名片真正實現拓展人脈的功能。
對于用戶來說,小程序觸及到了PC網頁、公眾號、H5、APP無法觸及到的地方,概括來說它誕生就是幫助用戶解決一些特殊需求的,比如在用戶沒有時間、想控制手機內存空間、不想下APP等等“尷尬”的時候,小程序就可以發(fā)揮它的價值了
投資建議
二維碼技術服務商推薦:新大陸與證通電子3n 維持行業(yè)“買入”評級,我們從以下幾條主線挖掘小程序帶來的投資機會:1、具備超級入口潛力:創(chuàng)意信息與通鼎互聯,2、提供微信小程序和公眾號開發(fā)、運營與營銷的廠商:拓爾思、波導股份、友阿股份。
對于百度、阿里、360以及今日頭條等高頻且對用戶來說較為重要的應用考慮到競爭與體驗等因素預計不會加入微信小程序,對于低頻且重要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基于微信小程序引流,另一方面基于自身服務的重要性能夠對用戶產生一定的粘性,而采用獨立APP由于用戶使用頻次較低可能會導致無法聚集流量而被微信上類似功能的小程序占得先機,所以這類應用未來會逐漸向微信小程序遷移。 對于第三象限應用我們認為將會通過微信小程序向自身APP導流,由于其高頻需求使其能夠對用戶產生足夠的粘性,同時自身APP在菜單操作深度以及整體體驗方面也具有一定優(yōu)勢。二是一部分用戶在嘗鮮之后就回歸到了原生App,因為原生App的體驗可能更加豐富。
當然,對于教育機構而言,教育微信小程序也為其帶來了更多的引流機會。通過將教育小程序二維碼放在招生海報當中,求學者便可以掃碼來試聽課程,來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從而更好的提升求學者的體驗,增加轉化率。如今的微信小程序具備著近60個引流入口,無論是附近的店、好友推薦、微信群分享還是附近的店功能,都能夠為教育機構帶來更多的求學者。而這一點恰巧是HTML5web應用的不足,導致其主要用于業(yè)務邏輯與交互簡單的應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