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東方香積世界阿閥佛。'阿閥'的意思是'不動'、'無目真怒',代表著大圓鏡智的黨性,這種智能顯現(xiàn)世界萬象。因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錯了,也想錯了,看錯、想錯、也就做錯。西方世界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的智慧,這種智能觀方法,明善惡。北方蓮花世界微妙聲佛,又稱'不空成就佛',又叫'羯磨智',此智可成就自利利他事業(yè)。密宗的這五方佛實際上表現(xiàn)的就是佛'轉(zhuǎn)識成智'·的問題。這深深體現(xiàn)了密宗借助事相表達佛理論的特點。'此五智雖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為引攝眾生,自本體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五種佛顯然皆系大日如來'五智'的不同化身。
佛像、圣號勿作信封及圖畫
觀音菩薩雕塑廠家不可作信底用。前三年范古農(nóng)以弘一師篆文鉤印,光知之,力言其褻瀆,古農(nóng)因茲停印。宜將警策人之言句印之,則有益無過矣。以前的工藝也曾在金箔表面涂上清漆加以保護,但是就不能體現(xiàn)黃金的原色了。若印佛號在上亂寫,于理不當(dāng)。六年應(yīng)德閎與光書,箋上集晉帖字,至彌勒二字,便畫一彌勒,光立斥其非。今人好異,若不知檢點,將濫無范圍矣。尤惜陰之子化一,極信心,有行持,而以觀音菩薩雕塑廠家,畫作種種形式。惜陰已估價,將刊板?;齺砩揭姽?,光極斥其過,遂止。祈為詳察。相片不可掛于佛旁,當(dāng)掛于去佛遠處,以免獲罪而折福。
殘破佛像處理
像之可以供、可以存者,供之或存之。其不能供、不能存者,焚化之。毀像焚經(jīng),罪極深重,此約可供、可存者說。若不可供、不可存者,亦執(zhí)此義,則成褻瀆。譬如人子于父母生時,必須設(shè)法令其安全。于父母亡后,必須設(shè)法為之埋藏。以佛慈廣大,如父母于兒女病苦時,則不以平常之儀式見責(zé),而且為其撫摩身體,洗濯污穢。若不明理之愚人,見人埋藏父母以為行孝,則將欲以活父母而埋藏之而盡孝?;蛞娙斯B(yǎng)父母以為孝,遂對已死父母,仍依平日供養(yǎng)之儀供養(yǎng)之。二者皆非真孝也。經(jīng)像之不能讀、不能供者,固當(dāng)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紙化,必須另設(shè)化器,嚴(yán)以防守,不令灰飛余處。以其灰取而裝于極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凈沙或凈石,俾入水即沉,不致漂于兩岸。有過海者,到深處,投之海中或大江深處則可,小溝小河斷不可投。如是行者,是為如法。若不加沙石,決定漂至兩旁,仍成褻瀆,其罪非小。而穢石穢磚,切不可用。
殘經(jīng)無可修補,燒則無過。如可看可補者,則不宜燒。有不知變通,一向不敢燒。此經(jīng)畢竟不能看,兼不能如好經(jīng)收藏,反成褻瀆。兼以褻瀆之過,貽于后人也。豈可不知權(quán)變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