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鍍硬鉻同一槽一起鍍的工件,鍍層厚度不均勻(即有的厚,有的薄)
可能原因及處理方法
不同工件面積大小不均勻(混鍍)。不同形狀和表面積差異大的工件,不允許同一槽混鍍。若必須混鍍的話,須對面積小的工件采取陰極保護,面積大的工件采取輔助陽極等措施。部分掛具接觸不良。加強各導電觸點和掛具的維護保養(yǎng)。
因掛具和陽極外形尺寸的影響,出現陰陽極間距不一致。在掛具設計、槽體設計、工藝選擇等方面,都必須考慮到幾何因素的影響或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證陰陽極間距一致,從而保證鍍層厚度均勻。
上面工件距離液面太近。用與槽液溫度相同的熱水,每4h調整液面至規(guī)定高度(熱水沿槽壁加入)。
下部工件高度與陽極板高度相比不合理。陽極板的下端比掛具下部工件距槽底高10cm,否則,下部工件電力線較集中,鍍層較厚。掛具裝掛方式不合理。重新設計制作掛具,充分考慮全部工件上電力線的均勻分布。
鉻鍍層的致命弱點便是存在孔隙和裂紋,且鉻層的脆性又較大,當局部處受到壓縮或沖擊時,鍍層極容易發(fā)生裂紋。
在這種情況下,鋼鐵基體遇到潮濕天氣中的水分即會通過鉻層孔隙,滲到基體金屬表面,使鉻、鐵電偶形成一個微電池,這時鉻、鐵電偶中的鐵實際電位比鉻負,從而作為陽極腐蝕,腐蝕產物即是鐵銹,并通過鉻的孔隙溢出表面,形成泛點,隨著時間的延續(xù),泛點不斷擴大、增多,結果遍及整個工件表面。?
這一現象更多見于鈑金件、沖壓件的邊緣,因這些部位經過剪切,組織疏松,無氧化皮,酸液浸蝕時易引起過度腐蝕,且飛邊的遮蓋、鉻層相對較薄,孔隙相對較多,因而更易出現紅棕色銹跡。?
鑄鐵件鍍鉻的困難
鑄鐵導電性差,大面積件若按常規(guī)只有一、二點接觸,則很難滿足要求,故工件與掛具的導電接觸點宜多設幾處。
其次,鑄鐵件含有大量的碳和較多的縮孔、氣孔和砂眼,這些都是鑄鐵件鍍鉻的困難因素,但若能采取相應的措施,也能獲得理想的鉻層質量。??
用鹽酸清洗鉛板引起。
甲廠用的陽極由純鉛板代替,純鉛板在鍍鉻過程中容易產生氧化鉛,氧化鉛在鍍鉻溶液中又極易轉化為鉻酸鉛,由于這一弊端的存在,影響了鍍鉻時電流的正常通過,使陽極面積相對減小,進而又促使溶液中三價鉻積累。
為此,該廠操作者每天下班時把鉛板提出來,第二天上班前再把鉛板移至鹽酸中浸泡,而事后卻不進行徹底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