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枇杷種植條件
風勢
枇杷樹冠高大,枝葉濃密,透風性差,且根系分布較淺窄,抗風力弱。沿海地區(qū)常有大風、臺風襲i擊,擇地建園需加防范。
地勢
山地的南向和東南向平緩中下坡,土層深厚,水分充足,冷空氣不易積聚,適宜枇杷種植,則植株根系發(fā)達,壽命長,寒凍害輕,產量高,品質好。西坡易發(fā)生旱害和日灼病。無寒凍害地區(qū)北坡也適宜。低丘陵山地也可栽培,但沿海丘陵區(qū)的紅壤和赤紅壤土層淺薄,秋冬季容易發(fā)生旱害,引起落葉,樹勢衰i退,宜擇土層較深厚者建園。
枇杷忌積水,平地栽培要防積水爛根,宜選地下水位較低者,種前起墩或挖深溝,做好排水工作。
土壤
枇杷對土壤選擇不嚴,一般的土壤均能正常生長結果,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富含腐殖質的砂質、礫質壤土或粘土為佳。枇杷對土壤酸堿度適應范圍廣,從紅壤pH值5.0到石灰土pH值7.5~8.5均能生長,但以pH值6.0左右為適宜。
枇杷樹如何嫁接,枇杷樹的嫁接時間和嫁接技術:
(1)嫁接時間。枇杷嫁接分春、秋兩季進行。以秋季嫁接為佳(國慶前后),因氣候適宜,雨水不多,嫁接成活率較高。
(2)接穗處理。在成年樹中部外圍剪取芽眼飽滿、生長充實的一、二年生枝梢做接穗。接穗可現采現用或者采好后用蠟封剪口藏于濕沙中。接穗提前剪取,剪后第二天去除葉片,保留葉柄,讓葉片蒸騰失去部分水分。剪葉柄時要小心,保護芽眼免受損害。留下的葉柄營養(yǎng)回流,慢慢枯黃,待到萌芽后會自然脫落,如果除去葉柄,不但起不到保護作用,反而會對芽造成損害。但葉柄也不能留太長,否則不方便縛扎,影響嫁接成活率。接穗可以用萘乙i酸50毫升/升處理,以提高嫁接成活率。枇杷茸毛太密,附著力強,在嫁接過程中容易弄臟嫁接面,特別在春季,雨水相對比較多,易吸水變濕,影響成活率,嫁接前用毛巾擦去部分茸毛。
枇杷樹整i形修剪
枇杷樹冠生長較有規(guī)律,層次分明,一般能形成整齊的圓錐形,結果后逐漸成為圓頭形。但如不進行整i形,則樹冠往往過高過密,管理不便,結果部位局限在外圍,花果易遭凍害和日灼,經濟產量低。集約(矮化)化栽培是現代果樹的發(fā)展方向之一,也是枇杷樹栽培發(fā)展的方向。
修剪技術
成年結果樹修剪,i佳時期是在采果后的6-7月進行夏剪。主要是剪除擾亂正常樹形的強旺徒長枝,穿膛枝、密生枝、纖弱枝、交叉枝、下垂枝、病蟲枯枝等。同時對衰弱性結果枝組進行回縮短截,更新復壯。枇杷當年抽發(fā)的夏梢絕大部分是優(yōu)良結果母枝,90%以上當年能開花結果。合理的夏季修剪,結合適當及時的肥水管理,促發(fā)大量的生長粗壯整齊的夏梢,是枇杷克服大小年結果,年年豐產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