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紫穗槐造林前應進行穴狀或帶狀整地。可采用植苗、插條、直播和分根等方法造林。造林密度,一般以4500~6000株/公頃為宜。植苗造林應在秋冬季土壤封凍前或春季土壤解凍后進行,截干造林可提高成活率。栽植不宜過深,要踩實,有條件時,栽后好水一次。插條造林春秋季均可,但秋季插條切口可以提前愈合,可以預先生出根系,第二年春季發(fā)芽早,成活率高,比春季插條好。插條方法有兩種:一是墩形插條法,在挖好的植樹穴四周分別插植4~5個插穗,深30~40cm。覆土后踩實,插穗上端與地面平。二是犁溝壓條法。按1~1.5m的行距,一邊犁溝,一邊斜插入長50~80cm插條,再用犁覆土4~5cm。直播造林,在雨季前或下過透雨時直播好。雨水多或墑情好的地方,也可春季播種。坡地多用穴播。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b.碾磨法。把種子倒在磨盤上攤平,厚4~5厘米,進行碾壓,使種皮破即可播種。②整地播種。紫穗槐適宜播種期為春、秋兩季(4~5月、9~10月)。選擇向陽、質(zhì)地疏松、排水良好、無碎石、雜草少、較肥沃、近中性壤土的地塊做苗床。每畝施腐熟廄肥500~750千克,過磷酸鈣和鈣鎂磷肥15~20千克,翻耕入土做基肥,耕深約30厘米,敲碎土塊,耙平,開溝做畦,畦寬1~2米。播前苗床按行距20~30厘米開出淺溝,溝深3~5厘米,寬6~8厘米,把經(jīng)處理的種子條播于溝內(nèi),播后覆土2厘米厚,并稍加壓,用水噴透。播種量為4~8千克/畝(未浸水時的重量)。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一、改良土壤:紫穗槐為高肥效高產(chǎn)量的“鐵桿綠肥”。據(jù)分析,每500公斤紫穗槐嫩枝葉含氮6.6公斤、磷1.5公斤、鉀3.9公斤。紫穗槐可一種多收,當年定植秋季每畝收青枝葉5000多公斤,種植2—3年后,每畝每年可采割1500—2500公斤,足夠供三四畝地的肥料。多有根菌,用于改良土壤又快又好。二、飼用價值:紫穗槐葉量大且營養(yǎng)豐富,含大量粗蛋白、維生等,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飼料植物。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紫穗槐別名棉槐、椒條、棉條、穗花槐等,它喜歡干冷氣候,在年均氣溫10度至16度,年降水量500至700毫升的環(huán)境下生長好。它的耐寒性強,耐干旱能力也很強,能在降水量200毫升左右地區(qū)生長。同時,紫穗槐也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即使浸水1個月也不至死。進行播種繁殖前,由于莢果皮含有油脂,會影響種子膨脹速度及發(fā)芽率,因此需先用熱水對種子進行處理。紫穗槐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沙地、黏土、中性土、鹽堿土、酸性土、低濕地及土質(zhì)瘠薄的山坡上均能生長,是一種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極強的護坡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