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化學鍍鎳一般工藝
除銹
除銹方法有機械法、化學法和電化學法。
機械法除銹是對工件表面進行噴砂、研磨、滾光或擦光等機械處理,在工件表面得到整平的同時除去表面銹層。
化學法除銹是用酸或堿溶液對金屬制品進行強浸蝕處理使制品表面的銹層通過化學作用和浸蝕過程所產(chǎn)生氫氣泡的機械剝離作用而除去。
電化學除銹是在酸或堿溶液中對金屬制品進行陰極或陽極處理除去銹層。陽極除銹是化學溶解、電化學溶解和電極反應析出的氧氣泡的機械剝離作用而去除。陰極除銹是化學溶解和陰極析出氫氣的機械剝離作用而去除。
用于化學鍍鎳前處理除銹工藝基本與電鍍的除銹工藝相同。
化學鍍鎳廢液處理——有機酸
為提高鍍層的質(zhì)量、鍍液的穩(wěn)定性及金屬鎳的沉積速度,化學鍍鎳液中都添加各種絡合劑。若廢液中含有蘋果酸、酒石酸和檸檬酸等絡合劑時,可使用CaO調(diào)節(jié)廢液的pH值,使這些有機酸生成相應的鈣鹽沉淀除去,由于蘋果酸鈣的溶解度比較大,除了采用鈣鹽法以外,還要利用進一步提高pH值的方法,使廢液的沉淀量增加,促使蘋果酸根生成鈣鹽沉淀物除去;而酒石酸鈣的溶解度較小,在pH值為8左右時,將有95%的酒石酸根被除去;和酒石酸鈣一樣,檸檬酸鈣的溶解度也很小,在pH值8左右時,將有98%的檸檬酸根被除去。另一方面,高溫下操作對有些材料(如塑料等)施鍍會造成基體的變形和改性,這些都限制了化學鍍的進一步應用,因此,對低溫化學鍍鎳工藝的研究是化學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原工藝的缺點:單獨用HCL除氧化皮效果不好;形狀復雜件閃鍍鎳因覆蓋能力不好而影響到化學鍍鎳的均勻性;因工序較長有可能造成不銹鋼新鮮表面重新被氧化成膜;閃鍍鎳溶液易污染化學鍍鎳溶液等。為此,有人改進工藝。
改進工藝流程:拋光、除油工序同原工藝→混酸除膜(25%HCl 8%HNO3 10%HF)→冷水洗→活化(10%HCl 5%NH4F,60OC)→熱水洗→化學鍍鎳。
改進工藝的優(yōu)點:①采用混酸除去不銹鋼表面難溶的FeCrO4氧化膜、Si、SiO2,使基體表面的化學活性增強;②工序簡化,避免了不銹鋼新鮮表面重新被氧化;③增加基體的預熱工序,消除鍍層與基體因溫差而產(chǎn)生的應力。尤其對于酸性鍍液,當PH值偏高時,鍍液自行分解的趨勢愈嚴重,其原因是:次亞磷酸鹽的濃度過高時,鍍液的化學能得到提高從而處于更高能位,但化學鍍鎳是屬于液相(鍍液)、固相(鍍層)、氣相(析出的氫氣)的多相反應體系。因此,化學鍍鎳與基體結(jié)合力好,鍍速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