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動、植物油(5%~10%)便是復(fù)合油,適用于輕負荷的切削加工。極壓切削油中加有硫、磷、氯極壓添加劑,以滿足黑色金屬,齒輪等深度金屬加工的要求。活性切削油中加入活性硫等化合物,用于高合金材料深孔鉆、攻絲等深度加工。水型水基的切削液可分為乳化液、半合成切削液和合成切削液。按用途可進一步分成通用型、防銹型、極壓型和透明型四種。

冷卻表現(xiàn)在降低刀尖溫度、抑制被切削材料和刀具的熱膨脹,以提高操作性能和加工精度。水的熱導(dǎo)率和比熱容均比油大,粘度也比油小,故乳化液的冷卻性能遠比油好。潤滑減少前刀面與屑、后刀面與加工表面的摩擦,防止發(fā)生粘著、積瘤、鱗刺或冷焊,以減少功率消耗和刀具磨損,并得到較好的表面光潔度。防銹為防止大氣中的水和氧氣對新加工表面的銹蝕,在切削油中要加入防銹劑,提高切削油的防銹性能,以滿足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短期防護之需。

水基切削液常見配方礦物油:8%~20% 妥爾油:1~8% PEG600:4%~5% 油酸三:5%~6% 氯化石蠟: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5% NP-10:3~5% 四乙醇:1%~2% 有機硅消泡劑:1~2% 酒石酸鈉:1~2% 石油磺酸鈉:4%~5% 水:余量油基切削液常見配方硫化脂肪酸酯(YD-3015):5% 硫化豬油YD-1810B:2% 氯化石蠟(T301):2% 環(huán)氧大豆油 :1% 150SN基礎(chǔ)油:余量[1]

4185微黃鎂、鎂鋁合金、鋁合金、銅合金、碳鋼專為鎂鋁、銅等及有色金屬而設(shè)計的專用切削油,含特殊添加劑,杜絕鎂合金加工中的火災(zāi)隱患,并防止有色金屬氧化。低氣味,低粘度,低油霧。5130淺黃鑄鐵、碳銅、合金鋼、黑色及有色金屬不含硫和氯,極低粘度,快速散熱及沖洗功能,防止鐵屑粘附在砂輪上,并具有出色的防銹功能。優(yōu)異減磨性能,推薦用于多種材質(zhì)的研磨和高精密度的研磨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