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自然排煙是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構造,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即利用火災產(chǎn)生的熱煙氣流的浮力和外部風力作用通過建筑物房間或走道的開口把煙氣排至室外的排煙方式,這種排煙方式的實質是使室內外空氣對流進行排煙,在自然排煙中,必須有冷空氣的進口和熱煙氣的排出口。一般是采用可開啟外窗以及專門設置的排煙口進行自然排煙。這種排煙方式經(jīng)濟、簡單、易操作,并具有不需使用動力及專用設備等優(yōu)點。自然排煙是最簡單、不消耗動力的排煙方式,系統(tǒng)無復雜的控制及控制過程、操作簡單,因此,對于滿足自然排煙條件的建筑,首先應考慮采取自然排煙方式。
1、建筑物內如設有上下層相連通的走馬廊、自動扶梯等開口部位時,應按上、下連通層作為一個防火分區(qū)。
2、地下、半地下建筑內的防火分區(qū)間應采用防火墻分隔,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500m2。
3、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tǒng)時,每個防火分區(qū)的允許建筑面積可增加到1000m2。局部設置時,增加面積應按該局部面積的一倍計算。
4、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6-9米
火災發(fā)生后,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控制所有消防應急照明和標志燈具立即轉入應急工作狀態(tài),幫助人員安全、迅速、有序地逃生,防止發(fā)生次生災害。
1.應急轉換時間
在火災突發(fā)的情況下,如正常照明關斷,人們極易引起恐慌。對于人員比較熟悉環(huán)境的一般場所,在幾秒鐘之內即產(chǎn)生逃生的本能反應,此時照明中斷可能引起較大混亂;對于人員密集場所,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特征和狀態(tài)復雜,如商場、機場和車站等大型公共建筑,較長的地中斷照明時間,必定會導致相互撞傷、踩傷等傷亡情況發(fā)生。因此,人員密集場所的應急轉換時間不應大于1.5s,其它場所的應急轉換時間不應大于5s。
2.蓄電池組初裝容量
100m 及以下建筑的初始放電時間不小于90min;100m 以上建筑的初始放電時間不小于180min;避難層的初始放電時間不小于540 min。
常閉防火門為什么要保持常閉
防火門通常是指設在樓梯走道、電梯間、電纜井、排煙道等等一些封閉場所的門。防火門起的作用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穩(wěn)定性,隔熱性,可以阻止火勢蔓延及擴散,確保人員疏散,是消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設備。防火門分為常閉式防火門和常開式防火門。常閉式防火門只有在處于關閉狀態(tài)時,在發(fā)生火災后才能有效地阻擋濃煙烈火的侵襲,在一定時間內,防火門具有防火、隔煙、阻擋高溫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