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以同系種的高速鋼為例:傳統(tǒng)高速鋼 (JIS SKH-51:AISI M2)一般熱處理后硬度為HRC 62-64,而同為Mo(鈤)系粉末高速鋼熱處理后硬度為HRC63~66,以25t x 100 x 100為例,熱處理時淬火溫度(沃斯田鐵化溫度)粉末高速鋼比傳統(tǒng)高速鋼低30℃~80℃,且淬火容許冷卻時間較傳統(tǒng)高速鋼為長,接近空冷也有優(yōu)異的高硬度值?;厥崭咚黉撌强蔁o限循環(huán)使用的載能再生資源,多用1噸回收高速鋼,可節(jié)約0。
熱處理變形減少:粉末高速鋼由極細小的鋼粒粉末結合,熱處理后材料尺寸會較原先尺寸為大一點,且會四面八方同時加大,而傳統(tǒng)高速鋼因有方向性熱處理后的尺寸加大不一致,甚至有些地方尺寸會縮小,使原形體變形。
沒有偏析的現(xiàn)象:傳統(tǒng)高速鋼因在熔煉過程中各元素的分布情形不是很均勻,所以當熱處理時各金屬元素與碳結合成碳化物時,分布的位置不平衡而產生偏析現(xiàn)象,在加工或使用上壽命不一,質量及壽命較難掌握。粉末高速鋼則沒有此種情形。所以粉末高速鋼與傳統(tǒng)高速鋼相同硬度時,粉末高速鋼的被加工性較好,且不易變形。沒有俗稱「直絲」及「橫絲」在同一塊材料中的差異,以及網狀組統(tǒng)和水紋組織的產生。
高速鋼鑄態(tài)組織的不均勻性,尤其萊氏體網是任何熱處理方法所不能消除的,只有通過熱加工,達到一定的變形量之后才能得到改善。高速鋼組織晶碳化物形態(tài)各異,對加工性能、最終使用性能有很大影響,鋼材中一次碳化物的類型、數(shù)量、分布均勻性,顆粒形狀、尺寸大小以及二次碳化物的類型數(shù)量等直接影響鋼質量和使用性能。高速鋼基體組織復雜,在各種熱、冷加工和熱處理過程中,碳化物變化同時基體也在變化,且與碳化物之間產生系列相互作用對鋼各項性能產生重要影響。恒定的材料加工余量也是高速切削應用的基本標準,其另一個有利的效應是對機床導軌、球絲杠和主軸軸承的不利影響小。
整體高速鋼銑刀設計參數(shù)主要包括槽型、芯徑、周刃前角、周刃后角寬度和螺旋角等。槽型。槽型有兩種,一種是有背高形式,另一種是無背高形式,回收高速鋼企業(yè)通常情況下都采用有背高的形式,但生產準3mm以下的刀具時則通常采用沒有背高的形式。高速鋼比較,具有一系列優(yōu)異性能:1)無偏析,晶粒細小,碳化物細小。兩種形式在使用上差別不大,所以在設計時不予重點考慮,只要根據(jù)一般原則選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