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部分人群在談論紅木的時候,只能談到紅木的某一部分,比如:大部份人只關心木材,所以大部分人看不明白紅木是怎么回事,怎么去區(qū)分一件紅木家具的好壞。其實,如果把紅木家具比作一張桌子的話,它有四條腿,一條是木材(即材),一條是制型(即型),一條是文化(即韻),還有一條是工藝(即藝)。這四條腿,兩個陰,兩個陽,構成了紅木家具的整體,四條腿缺一不可,客戶在鑒別紅木家具時,可由此四方面去作考究。
紅木古典家具的精華在于不經(jīng)任何油漆粉飾,而是采用打蠟的工藝,保持著木頭自身的木性以及漂亮的木紋。打蠟分為開放打蠟與封閉打蠟。開放打蠟是將木頭的木眼、木紋露在外面,好材料的木頭、工藝水平高的產(chǎn)品一般采用開放打蠟,以此顯示工藝的檔次。封閉打蠟是把木頭的木眼毛孔填充滿,以增強光滑感,一般用生漆,因為生漆環(huán)保無毒無味。填毛孔時采用打蠟,先用高溫把蠟烘化滲入木頭,再用電熱器烘烤滲入木頭,用柔軟的棉布、棉紗擦光滑,把多余的蠟擦掉。
紅木選材:地產(chǎn)界的三要素是:地段,地段,地段。而紅木家具行業(yè)也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三要素:木材,木材,木材。雖然這句定律不是真理,但卻道出了木材的選擇對于紅木家具的重要性。對于紅木家具的要素----材,需要通過木種和家具的用材去分析它。
“材”即為紅木家具的選材、用材。
從選材來講,同為紅木,但不同木種的價格相差巨大,這條在預算一節(jié)已經(jīng)講過,不再贅述。
用材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白邊、嵌補、粉補、拼料這些影響家具價值的因素。
另外,一個木料的好壞,就要看它木紋好不好看,是不是行云流水。比如緬甸花梨這種材料,有虎皮紋的就是非常好的料了,這種料一般都會用在桌面板這種顯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