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視頻展播,請點擊播放
視頻作者: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新增的各種色地、色地開光、色地軋道琺瑯彩瓷器,圖案繁復,不留空白,不題寫詩句。雍正時盛行的詩、書、畫、印相結合的白地琺瑯彩瓷,此時繼續(xù)生產(chǎn),所題詩句和所用閑章與雍正時大同小異。如:
畫月季、竹石題"勁節(jié)亭亭千尺綠,芳枝長占四時春"。迎首用"翔彩"朱文閑章,句末用"彬然"白文閑章、"君子"朱文閑章。
畫石榴、黃鸝常題"新枝含淺綠,曉萼散輕紅"。迎首用"佳麗"朱文閑章,句末用"金成"、"旭映"皆朱文閑章。

雍正初年時琺瑯彩繪變化不大,構圖仍是呆板的對稱,但寫生畫開始多了起來,有了些活力,背景地仍是胭脂紅、黃、藍、白等色。到了雍正中期,"院畫"的工筆畫在整個社會流行開來,很得雍正皇帝的賞識?,m瑯彩瓷器的畫工們迎合皇帝的好惡,在琺瑯彩瓷器上以 "院畫"為底稿,開始"勾、畫、皺、染",這也是琺瑯彩瓷器獨有的。繪畫題材多為寓意深刻的芙蓉鴛鴦、靈芝水仙、錦雞牡丹、梅蘭竹菊、翠竹麻雀、秋樹八哥等,更有各種山水樓閣畫面。

畫琺瑯則出現(xiàn)較晚,于十五世紀中葉在歐洲佛朗德斯發(fā)明,十五世紀末在法國中西部里摩居以內添琺瑯工藝為基礎,發(fā)展成畫琺瑯重鎮(zhèn)。隨著中西方貿(mào)易交往,從廣州等港口傳入國內。當時稱謂“西洋琺瑯”或“洋琺瑯”。清代宮內的畫琺瑯制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琺瑯作與玻璃廠成立之后才能開始研究制作、發(fā)展。根據(jù)胎地種類,琺瑯器一般可分金胎琺瑯、銅胎琺瑯、瓷胎琺瑯、玻璃胎琺瑯、紫砂胎琺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