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桂花樹: 桂花病害防治
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病是桂花常見的葉部病害,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葉,削弱植株生長勢,降低桂花產花量和觀賞價值。
1、桂花褐斑病
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褪綠小黃斑點,逐漸擴展成近圓形病斑,直徑2至10mm,或因病斑擴展受葉脈限制成為不規(guī)則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褐斑病一般發(fā)生在4至10月份,老葉比嫩葉易感病。病原菌以菌絲在病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氣流和雨滴傳播。
2、桂花枯斑病
該病病原菌多從葉緣、葉侵入,發(fā)生在葉片的葉緣和葉尖。發(fā)病初期,桂花樹樹葉片上產生淡褐色小點,逐步擴大成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病斑,后擴大為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灰褐色大斑,邊緣為深褐色??莅卟“l(fā)生在7至11月份,在環(huán)境條件不好的棚室內全年可發(fā)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借風、水傳播侵染。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有利于發(fā)病。植株生長衰弱時及越冬后的老葉及植株下部的葉片發(fā)病較重。
桂花播種育苗之桂花種子催芽的過程和方法
桂花播種之前,要進行檢驗消毒和催芽。
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檢驗,剔除空殼種子和變質種子。然后用小刀隨機切開若干飽滿種子,觀察種仁是否新鮮,有無生活能力。一般良好種子的種仁為乳白色。
檢驗之后,對種子進行消毒。消毒有兩種方式,種:用0.5%溶液浸種15分鐘,倒去藥液,密封悶種半小時,再用清水沖洗晾干后播種。第二種:先將種子用清水洗凈,然后放入0.5%高或1%的漂溶液中浸15~20分鐘,然后濾去消液余渣,種子用清水沖洗后晾干播種。
桂花種子必須進行催芽,不催芽發(fā)芽率非常低,因為桂花種皮很厚。為了使種子能迅速而整齊地發(fā)芽,可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50℃左右的溫水中浸4小時,然后取出放入籮筐內,用濕布或稻草覆蓋,在18~24℃的溫度條件下催芽。待有半數(shù)種子鐘殼開裂或稍露胚根時,就可以進行播種。在催芽的過程中,要經常翻動種子,使上層和下層的溫度和濕度保持一致,以使出芽整齊。
樹皮淺灰色至深灰色,桂花分枝高度1.8米至2.5米,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厘米,寬2.6~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兩面,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6~8對,多達10對,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0.8~1.2厘米,長可達15厘米,,聚傘花序簇生于葉腋,或近于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寬卵形,質厚,長2~4毫米,具小尖頭,,花梗細弱,長4~10毫米,,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稍不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