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內窺鏡的測量技術
光學測量技術是發(fā)動機孔探技術的一個質的飛躍,其利用測量功能,通過依賴被檢測對象上的已知尺寸做為參照物(即比較測量法)或自身具有的測量體系(即完全測量法)可以對缺陷的尺寸大小進行測量,以便對缺陷進行定量的評估而達到視情維護的重要目的。
目前只有視頻內窺鏡具有光學測量功能,其中比較測量法主要是單物鏡比較測量法,而完全測量法主要有單物鏡陰影測量法、雙物鏡立體測量法、單物鏡激光測量法、單物鏡三維立體相位掃描測量法(以下簡稱3D相位掃描測量)等。
目視檢測內窺鏡
目視檢測是無損檢測的一個分支,是一項專門的檢測技術,目視檢測較為直接的辦法就是采用視頻工業(yè)內窺鏡,工業(yè)內窺鏡可以在不破壞被檢測物體的表面的前提下,簡便、準確地觀察物體內部結構。工業(yè)視頻內窺鏡能適用于各種人無法進入的環(huán)境或對人體有危害的場所,結合了電子、光學及精密機械等多項高新技術,通過CCD在顯示器上直接顯示圖像,可以與計算機連接,對圖像進行測量、拍照等處理;可以在不需要拆卸或破壞被檢測物體的前提下檢查各類物體的內部相關狀況。
內窺鏡雙物鏡立體測量
隨后工業(yè)內窺鏡出現(xiàn)的雙物鏡立體測量法是真正擺脫了鏡頭垂直于被測物表面限制的法測量模式,其測量鏡頭利用左右2個物鏡成像的夾角差異的識別與計算,它可以實現(xiàn)以任何角度拍攝被測物表面,收集圖像信息,進行多種測量功能并獲取準確的數(shù)據(jù)。也因此,雙物鏡測量法被冠以“立體”二字。
為保證測量誤差在5%范圍內,在使用工業(yè)內窺鏡中雙物鏡立體測量時較低的放大倍數(shù)應不小于5倍,較佳放大倍數(shù)為10倍以上,這也決定了鏡頭離被觀測物體表面的距離一般在15mm以內。
另外,由于雙物鏡立體測量畫面在工業(yè)內窺鏡顯示屏上被分割成左右2個視窗,這也決定了相對于單物鏡視窗該測量方法所能測得的尺寸范圍比較小。一般認為,10mm以下的缺陷尺寸可以進行準確測量(誤差保證在5%以內),而10~20mm缺陷尺寸的測量誤差比較大,20mm以上的缺陷尺寸測量基本精度不可靠,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