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外觀質量檢驗包括:樁身合縫漏漿、內外表面露筋、表面裂縫、樁端面平整度、斷筋脫頭、樁套箍凹陷、內表面混凝土塌落、接頭和樁套箍與樁身結合面等,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樁帽用鑄鋼或鋼板制成,錘墊多用硬木或白棕繩圈盤面成,樁墊多用松木或紙墊或酚醛層壓塑料,合成橡膠等。樁帽與樁接觸的表面須平整,與樁身應在同一直線上,以免打樁時產生偏斜。主要用于保護樁尖鋼板不被地下水給腐蝕;另外一個部位就是樁頂(入承臺范圍)以下1.5米-1.0米范圍內,一般是灌注C35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其功能主要是確保樁與承臺的錨固,同時內安放4根20或22的鋼筋。
并做好記錄,始可擊樁,如樁頭不平時,用麻袋或厚紙板墊平,亦可先環(huán)氧砂漿補抹平整。開始打樁應起錘輕壓或輕擊數(shù)錘。手工焊接時一層必須用Φ3.2mm電焊條打底,確保根部焊透,二層方可用粗焊條(Φ4mm或Φ5mm),采用E4303或E4316焊條。在打樁施工區(qū)域附近設置控制樁與水準點不少于2個,其位置以不受打樁影響為原則(距離操作地點40m以外)。軸線控制樁應設置在距外墻樁5~10m處,以控制樁基軸線和標高。
接樁應盡量縮短時間,以避免停打時間過長導致樁周土重固結而影響沉樁。焊縫完成后,應會同監(jiān)理檢查驗收,待焊縫降溫1min后再行打樁,嚴禁用水冷卻或焊好后立即沉樁。觀察樁身,樁架,樁錘等垂直一致后,即可轉入正常施打,開始打樁時,落距應較小,入地一定深度待樁穩(wěn)定后,再按需求的落距進行施打。管樁拼接成整樁采用端板焊接連接,焊接前樁頭預埋鐵件必須清除污銹,露出金屬光澤。如樁節(jié)之間間隙過大,可墊鐵片填實焊牢,接合面之間的間隙不大于2mm。
樁錘本身帶帽者,只須在樁頂護以繩墊或木塊。若樁須深入土時,應用送樁。送樁用堅硬的木料或鋼鐵制成,長度和直徑視需要而定。如果超差,必須及時調整,但需保證樁身不裂,必要時拔出重插應盡可能拔出樁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以沙土回填后再進行施工,不允許采取強扳的方法進行快速糾偏,而將樁身拉裂、折斷。在壓力驟然間增大或樁身驟然傾斜時應立即停止,控制沉樁速度,在遇見堅硬夾層或進入持力層后控制在1.0m/min,否則容易出現(xiàn)沉樁速度過快而發(fā)生爆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