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情況下,如鍍鉻,是采用鉛、鉛銻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陽極,它只起傳遞電子、導通電流的作用。電解液中的鉻離子濃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鍍液中加入鉻化合物來維持。電鍍時,陽極材料的質(zhì)量、電鍍液的成分、溫度、電流密度、通電時間、攪拌強度、析出的雜質(zhì)、電源波形等都會影響鍍層的質(zhì)量,需要適時進行控制。首先電鍍液有六個要素:主鹽、附加鹽、絡合劑、緩沖劑、陽極活化劑和添加劑。

電鍍原理包含四個方面:電鍍液、電鍍反應、電極與反應原理、金屬的電沉積過程。電鍍反應中的電化學反應:下圖《電鍍原理圖》電鍍裝置示意圖,被鍍的零件為陰極,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金屬陽極與直流電源的正極聯(lián)結(jié),陽極與陰均浸入鍍液中。當在陰陽兩極間施加一定電位時,則在陰極發(fā)生如下反應:從鍍液內(nèi)部擴散到電極和鍍液界面的金屬離子Mn 從陰極上獲得n個電子,還原成金屬M。另一方面,在陽極則發(fā)生與陰極完全相反的反應,即陽極界面上發(fā)生金屬M的溶解,釋放n個電子生成金屬離子Mn 。

彩色鈍化相較藍白鈍化,色澤鮮艷,其中性鹽霧試驗時間較藍白鈍化高出許多,可達到48至120小時。純金電鍍主鹽為K[Au(CN)2],屬微工藝。鍍層金純度99.99%,金絲(30μm)鍵合強度>5g,焊球(25μm)抗剪切強度>1.2Kg。努普硬度H<90,已用于高密度柔性線路板鍍金。白鋼電鍍有Pd(60)Ni(40)和Pd(80)Ni(20)兩種,已在電子產(chǎn)品中用作代金鍍層和防銀變色層。納米鎳應用納米技術研發(fā)的環(huán)保型產(chǎn)品,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鍍銅預鍍和傳統(tǒng)化學鎳,適用于鐵件、不銹鋼、銅、銅合金、鋁、鋁合金、鋅、鋅合金、鈦等等,掛鍍或滾鍍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