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武術培訓中散打訓練堅持不下來的原因有哪些呢?
1、先天的身體素質(zhì)。這就不說了。
2、吃不了多少苦,本身訓練就不足。這也不說了,這幫家伙跟中國足球是一個德性,成名后腦子想的基本是賺錢泡妞圖享受,就會在國內(nèi)吹吹牛逼,除了少數(shù)幾個,根本不敢出去打。
3、技術原因。這個我們就展開重點講講。
前面就說了,散打就是把武術里直截了當是有效的招數(shù)提煉出來,但是提煉出來是進行體育比賽。重點就是這四個字,體育比賽。
既然是體育比賽就有規(guī)則,所以散打的技術動作其實都是根據(jù)規(guī)則設置的。
散打的特點
散打運動具有對抗性、體育性、民族性的特點。
對抗性--徒手對抗是散打的基本運動特征.現(xiàn)代散打運動并不局限于對中國武術中傳統(tǒng)的徒手進行單純的繼承和表現(xiàn),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有了發(fā)展和提高。
體育性——相對于傳統(tǒng)的防身自衛(wèi)技,散打作為競技體育項目,必須體現(xiàn)體育的本質(zhì)屬性,即把人體安全和健康作為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前提.不允許使人致傷、致殘的技術方法。
民族性——散打運動在比賽形式和技術運用上,通過繼承與發(fā)展,都體現(xiàn)了中國武術的民族性特點.首先,散打在8米×8米的擂臺上進行比賽和三局兩勝制就是沿襲了中國古代民間打擂比武的風俗習慣.其次,在散打技術的應用上,“遠踢近打貼身摔”技擊方法的多樣化和打擊部位的多層次,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武術的技術整體性運動特點。
現(xiàn)代武術散打運動中,常見的五種膝法!
現(xiàn)代武術散打運動博大精深,其招式數(shù)不勝數(shù),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現(xiàn)在武術散打運動中常見的五種膝法。
1、動作要領:對方用左直拳擊我面部,我左閃,隨即,右手格擋或抓住對方左拳,身體向右擰轉(zhuǎn),左膝斜向橫擺撞擊對方右肋。
易犯錯誤及糾正:左閃過大,造成對方察覺自己的意圖。這種技術相對來說復雜一些,平日練習時,應有同伴配合,或者自己假想訓練,主要體會向左閃的幅度,控制在向左一晃就可以避開對方直拳的幅度距離,保證撞膝的時機不丟失。
2、動作要領:對方用左擺拳擊我面部,我用右拳格擋,隨即,右拳變掌向前抓住對方后頸,并向下搬,同時,提起左膝撞擊對方面部。
易犯錯誤及糾正:格擋的右拳不宜向外、后格擋,應有意地向前格擋,格擋中有向前滑的動作,目的在及時抓住對方后頸,以圖用左膝撞擊對方面部。
3、動作要領:對方用右彈踢我腹部,我向右閃,避開對方彈踢,順勢左手抄接對方左腳,右手上抓住對方后頸向下拉,同時,提右膝沖撞對方左肋。
易犯錯誤及糾正:抄接對方腳時,身體不宜太后坐,要注意利用右腳蹬地,快速向前移動,右膝才能快速提起沖撞對方。
4、動作要領:雙方對峙,或因雙方攻擊后距離縮短,我突然伸雙手抓住對方后頸、肩部向下搬,同時提左膝沖撞對方腹部。
易犯錯誤及糾正:對方?jīng)_上來具有突然性,為了保證用膝沖撞對方,必須冷靜地注視對方動作,準確判斷,隨即實施進攻。這種技術的實際使用,主要來由平時的練習,對這種現(xiàn)象有準確判斷。
5、動作要領:對方用右擺拳攻擊我頭部,我向左外下閃,同時,用右膝斜撞對方腹部。
易犯錯誤及糾正:下閃不能太偏左、太低,因為這樣會使自己的膝無法撞擊對方腹部。要養(yǎng)成冷靜處理這種情況的心理素質(zhì)。技術上,平時練習,應反復體會雙方在這一技術實施中的細節(jié)變化,以此來保證自己技術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