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銀杏樹
銀杏生長較慢,壽命極長,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名“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此銀杏樹處于初冬季節(jié),仍郁郁蔥蔥,繁茂青翠,為廣佛寺鎮(zhèn)寺之寶,有老神樹、銀杏王之譽,是周朝國君郯子親手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壽命可達千余歲,是樹中的老壽星。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動展葉,4月上旬至中旬開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種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葉。
幼樹樹皮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guī)則縱裂,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在短枝上3一5枚成簇生狀,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在寬闊的頂緣多少具缺刻或2裂,寬5-8(一15)厘米,具多數(shù)叉狀并歹帕細脈。雌雄異株,稀同株,球花單生于短枝的葉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狀,雄蕊多數(shù),各有2花藥;雌球花有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一5叉),叉端生1具有盤狀珠托的胚珠,常1個胚珠發(fā)育成發(fā)育種子。良種壯苗是銀杏早實豐產(chǎn)的物質基礎,應選擇高徑比50:1以上,主根長30厘米,側根齊,當年新梢生長量30厘米以上的苗木進行栽植。 銀杏秋黃,種子核果狀,具長梗,下垂,橢圓形、長圓狀倒卵形、卵圓形或近球形,長2.5一3.5厘米,直徑1.5一2厘米;假種皮肉質,成熟時淡黃色或橙黃色;種皮骨質,白色,常具2(稀3)縱棱;內種皮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