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三菱化學公司開發(fā)了以丁二烯和為原料的丁二烯乙酰氧基工藝路線,并在日本,韓國和臺灣建立了幾個生產(chǎn)設施。此后,日本德山曹達公司成功開發(fā)并工業(yè)化丁二烯氯化法,在260-300℃氧化丁二烯,形成3,4-二氯丁烯-1和1,4-二氯丁烯-2,前者用于生產(chǎn)氯丁橡膠,后者水解制備1,4-丁醇。英國戴維(現(xiàn)為Kvaerner)開發(fā)了馬來酸酐酯化加氫工藝。首先,馬來酸酐與一元醇酯化形成馬來酸二酯,然后在150-240℃和2.5-5MPa下催化氫化。獲得1,4-丁醇。
當少量14-加入電鍍液后,放電物增多,溶液導電能力有所增強,因此極限電流有所增大。而當14-繼續(xù)增加時,陰極表面附近的表面活性物質進一步增多,對放電離子的阻化作用起主導作用,同時使電極表面附近離子濃度過大,局部離子擁擠,其活度降低,從而導電能力下降,致使極限電流減小。十二烷基硫酸鈉有所不同,它不參與放電反應,而由于其表面活性性質阻礙離子放電,從而隨十二烷基硫酸鈉濃度的增加,極限電流減小。
在高壓環(huán)境中,1,4-(BYD)和氫氣在雷尼鎳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1,4-產(chǎn)品。如果在生產(chǎn)工藝中只對1,4-作精餾提純,不作脫離子凈化處理,將會致使1,4-物料中含有大量銅離子、二氧化硅等雜質,并隨工藝帶到高壓加氫系統(tǒng)中。1,4-提純凈化技術,概括起來主要有精餾法、吸附及離子交換樹脂法、膜分離技術、超臨界萃取和重結晶技術等。
對呼吸和眼道有刺激性,對皮膚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口服刺激消化引起惡心、嘔吐甚至驚厥。在高溫下不穩(wěn)定,在160~200℃可以緩慢分解,當溫度高于200℃時,發(fā)生猛烈分解。價格,堿金屬氧化物、強酸、某些重金屬鹽,尤其是鹽都能加速分解。與一般的醇一樣可以進行羥基都可以發(fā)生酯化反應。與酸或酸酐可以得到單酯、二酯或混合物。這些酯類易發(fā)生歧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