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顧名思義酒當然是用紅色葡萄釀制的,但是因為紅葡萄的顆粒比白葡萄大,重量也比白葡萄重,晚收成時,葡萄枝梗往往撐持不住紅葡萄的重量,一陣風吹便掉落滿地使得釀制自;冰酒變成幾乎不可能的事。后來經過奧地利克羅斯特諾伊堡葡萄酒學校的校長茨威格悉心研究,將傳統(tǒng)和二種接枝培育發(fā)明出一種適合奧地利氣候、土壤,易種植、枝梗較硬而且有力的紅葡萄品種,并以的名字命名此新紅葡萄為茨威格。也就由于茨威格葡萄枝梗有力的特性,使得在新墾湖區(qū)附近釀制酒變成可能的事,但困難度和風險性仍然比釀制白色冰酒要高出許多。常見的釀造冰酒的葡萄品種并不是所有的葡萄品種都能經歷寒冬的考驗,并有幸釀成冰酒,只有那些長勢強健,不懼嚴寒,到了寒冷季節(jié)即使枝蔓干枯萎縮,葡萄顆粒也不會脫落的葡萄品種才能成為冰酒釀制的“御用葡萄”。 晚收成的紅葡萄在凌晨結冰時采摘下,立即壓榨處理,并且將榨出的汁液與葡萄皮梗立即分離,僅以汁液進行發(fā)酵釀制,因此釀成的酒顏色淺紅,類似玫瑰紅酒(Rose)的色調。
吉林長白山產區(qū)生產歷史吉林省長白山山麓的蛟河、通化、梅河產區(qū),是我國山葡萄酒的重要產區(qū),該產區(qū)主要采用抗寒力極強的山葡萄做為主要原料,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冰酒品種與本地品種進行雜交實驗。1936年由日本人興建的吉林市長白山葡萄酒廠和1938年成立的吉林通化葡萄酒廠就是早利用山葡萄釀酒的兩個酒廠。解放前夕,東北地區(qū)的葡萄酒生產處于停產狀況。建國以后,東北地區(qū)相繼成立了十幾家葡萄酒企業(yè),到1974年的總產量超過1萬噸。企業(yè)通天酒業(yè)。氣候每年進入11月下旬便開始進入冰雪季節(jié),吉林省的蛟河、梅河產區(qū)低氣溫可達攝氏零下20-30度,集安產區(qū)低氣溫可達攝氏零下18度。一位葡萄園主的一番話可概括冰酒生產過程的艱辛和在市場上的珍貴:“所有的葡萄園主人每年總像期待愛情一般祈盼著霜凍降臨深秋的果園,能夠品嘗到真正冰酒的人就像能夠得到真正愛情的人一樣稀少。土壤這里冬季嚴寒,土壤為黑鈣土,較肥沃。在冬季寒冷條件下的山葡萄(V.amurensis)因抗寒力極強,已成為這里栽培的主要品種。品種的山葡萄(V.amurensis)以及雜交品種雙紅、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