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蘇繡落繃(蘇繡下繃)、蘇繡裝裱的方法
1、取適當大小夾板或者纖維板材一塊,表面光滑干凈,板材尺寸適當大繡片畫心每邊10公分左右。
2、根據繡片畫心實際面積大小,在板材中心區(qū)域用鉛筆或淡色筆劃出畫心尺寸。并貼上與畫心尺寸相同的淡色紙片鋪墊,一是以防止將來撐板發(fā)霉波及繡片。二是避免板材透過底料映色。
3、在板材畫出的線的外部約1-2處均勻的涂上膠水(普通木工用的強力萬1能膠),用毛筆或者刷子將膠水均勻抹開。
4、待2-3分鐘,膠水稍干后,將繡片依照畫心,對照著板材上畫出的線條,覆蓋上去。
5、將繡片畫心以外空白的四邊部分,隨便挑2邊粘住,依靠膠水的粘力,大致的調整繡片位置,待位置基本固定,再拉動四邊調整畫面局部地方。
6、松掉連繃線,抽出;用刀片在底料上部與繃處連接處劃,盡量不要劃到繃布,以備將來使用。
7、用刀片在裱好的繡片四周將毛邊劃去,然后裝卡紙、裝框。
蘇繡十大名家如下:
1,沈壽原名云芝,女,生于蘇州城內海紅坊。刺繡作品《意大利皇后像》作國禮贈給意大利,《耶穌像》參加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獲金獎。
2,余覺名兆熊,字冰臣,晚署石湖老人。浙江紹興人。寓居蘇州擅書畫,與沈壽結婚后,專心設計繡稿,夫畫妻繡,配合默契。與妻沈壽同去日本考察,共創(chuàng)仿1真繡。曾任清廷農工商部繡工科總經理。在蘇州創(chuàng)辦“福壽夫婦繡品公司”。
3,沈立字鶴一,沈壽胞姊,曾在清廷農工商部繡工精美包裝網科、南通女紅傳習所教習,代表作品有《觀音大士像》等。
4,徐志勤,原名俞志勤,俞慧瑛。清末蘇州東渚人。作品仿沈南《松鶴中堂》獲1910年南京“南洋勸業(yè)會”優(yōu)等獎。并綜合1運用前人多種針法,繡成賀慈禧大壽的《八仙上壽圖》。
5,丁渭琦蘇州蠡墅人,1904年與丈夫顧聘儒合辦私立“武陵女塾”,直至1937年停辦。她和學生的作品曾在南洋勸業(yè)會、江蘇省地方物品展覽會獲獎,1934年曾繡《英國皇后像》。
6,金靜芬,沈壽高足,她的刺繡作品曾在南洋勸業(yè)會、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獲金獎。1958年曾任蘇州刺繡研究所所長,代表作品有《魯迅像》、《聽琴》等。
7,朱鳳原名壽臣,字瑞成,女。原籍常熟。代表作品有《敦煌供養(yǎng)人像》、《博古圖》、《北?!返?。著有《中國刺繡技法研究》、《蘇繡》。
8,楊羨九蘇州光福人,設計的《松鶴同春圖》,曾在美國巴拿馬賽會展出。解放前生活貧困,解放后在吳縣刺繡生產合作社工作。
9,王松林蘇州光福人。自幼去滬學畫刺繡圖案,遂終身為業(yè)。曾參加《蘇州刺繡圖案》、《日用蘇繡圖案》的編繪。
10,柳炳元蘇州人。自幼去滬學畫刺繡圖案。后回蘇州自設作坊。編繪《蘇州刺繡圖案》、《蘇繡傳統(tǒng)圖案》、《蘇繡圖案》等出版
刺繡分類:按蘇繡針法劃分
蘇繡注重運針變化,截至目前為止,蘇繡教程里常用的蘇繡針法有:齊針、散套、施針、虛實針、亂針、打點、戳紗、接針、滾針、打子、擻扣針、集套、正搶、反搶等。從原來常用的10多種增加到目前的四五十種。
蘇繡按用途分可分為:裝飾類(單面繡、雙面繡)實用類(手帕、荷包) 蘇繡按觀感分可分為:單面繡與雙面繡兩類。 蘇繡針法至近代分為:亂針繡繡與平繡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