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我們可以通過計算財務成本負擔率來分析一家公司的財務成本負擔情況,其計算公式如下:
財務成本負擔率=真實財務費用/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
=1-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
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真實財務費用
財務成本負擔率指標的含義是,一家公司的息稅前利潤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利息。這一比例越低,息稅前利潤用于支付利息的就越少,公司的財務成本負擔越輕;反之,則用于支付利息的就越多,公司的財務成本負擔越重。
盡管會計利潤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為公司相關人員提供了比較充分和準確的經(jīng)營信息,但是如果不能客觀地認識到會計利潤的局限性,會計利潤將是一枚“煙幕彈”。這一切正如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位會計學所言:“會計報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三點式的‘比基尼’,展示給你的僅是那些你不感興趣的地方,而你感興趣的地方全被遮了起來?!?
凈利潤與股權價值增加值,凈利潤歸股東所有。在凈利潤分析中,重點在于分析凈利潤的增長趨勢。
從股東的角度來看,5.5%的預期回報略微偏低,因此我們的計算中采用8%的股東預期回報。需要注意的是,股權價值增加值和EVA的計算并不完全相同。EVA的資本包括股權資本和債務資本,而股權價值增加值的資本只包括股權資本;EVA對研究開發(fā)費用、在建工程等進行了調(diào)整,股權價值增加值未進行此類調(diào)整。
股權價值增加值的意義在于:如果股權價值增加值為負,則即使凈利潤為正數(shù),公司也沒有給股東創(chuàng)造價值,反而在損毀價值;如果股權價值增加值接近于零,公司為股東創(chuàng)造了預期回報;只有在股權價值增加值為正數(shù)的情況下,公司才為股東創(chuàng)造超預期回報。
利潤和現(xiàn)金流量之間具有差異性。如果某公司的收入是100元,而成本費用為80元,則利潤為20元。如果上述收入都是現(xiàn)金性收入,成本費用都是付現(xiàn)性項目,則利潤20元與現(xiàn)金凈流量20元是等值的。但是,如果因為競爭激烈,該公司為了擴大銷售而采用了大量的賒銷政策,使得收入并不全部是現(xiàn)金收入,而只有80%是現(xiàn)金收入,其余的20%則表現(xiàn)為具有風險性的應款。這樣,現(xiàn)金性收入不是100元而是80元,會計利潤仍為20元,但是現(xiàn)金凈流量變成了0。這就是現(xiàn)金流量與利潤間的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