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方法可以產出99.995%的氮氣,但有幾個明顯的缺陷:其一,需用到高濃度做電解液,這種強堿溶液與氣體直接接觸,對氣體質量有潛在影響,并有隨氣路輸出的可能性;其二,單位成本高,不適合做大流量氮氣發(fā)生器;其三,反應過程只去除了空氣中的氧氣,其它雜質氣體并沒有涉及,并且反應過程對電解池制作技術要求很高,不合適的電解池制作技術會造成氮氣純度數(shù)量級的降低。但是,這類氮氣發(fā)生器作為一種小流量氮氣來源,常被用于色譜載氣和小容量保護,總費用不過幾千元,是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目前制氮裝置廣泛應用于安全保護氣、置換氣、注氮三次采油、煤礦防火滅火、氮基氣氛熱處理、防腐防爆、電子工業(yè)、集成電路等。在制氮領域內使用較多的是碳分子篩和沸石分子篩。分子篩對氧和氮的分離作用主要是基于這兩種氣體在分子篩表面的擴散速率不同,碳分子篩是一種兼具活性炭和分子篩某些特性的碳基吸附劑。碳分子篩具有很小微孔組成。較小直徑的氣體擴散較快,較多進入分子篩固相,這樣氣相中就可以得到氮的富集成分。分子篩制氮是以空氣為原料,以碳分子篩作為吸附劑,運用變壓吸附原理,利用碳分子篩對氧和氮的選擇性吸附而使氮和氧分離的方法,通稱PSA制氮裝置。由于吸附劑對不同氣體在吸附量、吸附速度、吸附力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吸附劑的吸附容量隨壓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PSA制氮裝置可在加壓條件下完成混合氣體的吸附分離過程,減低壓力解吸所吸附的雜質組份,從而實現(xiàn)氣體分離以及吸附劑的循環(huán)使用。
深冷法:
此法是先將空氣壓縮、冷卻,并使空氣液化,利用氧、氮組分的沸點的不同(在大氣壓下氧的沸點為90K,氮的沸點為77K),在精餾塔的塔盤上使氣、液接觸,進行質、熱交換,高沸點的氧不斷從蒸汽中冷凝成液體,低沸點的氮不斷的轉入蒸汽中,使上升的蒸汽中含氮量不斷提高,而下流液體中含氧量越來越高,從而使氧、氮分離,得到氮氣或氧氣。此法是在120K以下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的,故稱為深冷法空氣分離。
變壓吸附法:
變壓吸附法即PSA法(PressureSwing Adsorption),基于吸附劑對空氣中的氧、氮組分選擇性吸附而使空氣分離得到氮氣。當空氣經過壓縮,通過吸附塔的吸附層時,氧分子優(yōu)先被吸附,氮分子留在氣相中,而成為氮氣。吸附達到平衡時,利用減壓將分子篩表面所吸附的氧分子驅除,恢復分子篩的吸附能力即吸附劑解析。為了能夠連續(xù)提供氮氣,裝置通常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吸附塔,一個塔吸附,另一個塔解析,按適當?shù)臅r間切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