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椰殼活性炭孔結構對肌酐吸附性能影響及吸附動力學:考察了具有不同孔結構的椰殼活性炭對肌酐(CR)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比表面積、孔徑分布與肌酐吸附性能的關系,采用準一級、準二級和顆粒內擴散動力學模型對吸附數(shù)據擬合處理,確定了模型參數(shù)。試驗結果表明:1~2.5 nm的微孔對肌酐吸附有利,平均孔徑在2.2 nm附近的椰殼活性炭肌酐吸附量為104 mg/g;活性炭對肌酐的吸附能力取決于比表面積,總孔容,微孔率的共同作用。顆粒內擴散吸附并不是速率控制過程,椰殼活性炭對肌酐的吸附過程更符合準二級動力學模型/=1/ t/,相關系數(shù)均在0.99以上,表明吸附過程存在化學吸附。
影響椰殼活性炭水處理吸附性能的幾個因素: 椰殼活性炭的結構及特性
椰殼活性炭的孔徑、空容分布及比表面積影響吸附容量。因此椰殼活性炭吸附有機物主要在微孔中進行,微孔所占空容和表面積的比例愈大,吸附容量愈大。 由于椰殼活性炭表面帶微弱的電荷,水中極性溶質競爭活性炭表面的活性位置,導致活性炭對非極性溶質的吸附量降低,而對某些金屬離子產生離子交換吸附或絡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