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火麻油,生產工藝歷史悠久,地方特色明顯;產品香味濃郁,口感細膩,很大限度的保持了火麻原有的風味。
火麻在中國的種植歷史久遠,較早的火麻種植可追溯到炎帝時期。起初,火麻屬植物,后來經炎帝人工種植并一度成為重要的糧食之一?!对娊洝分小昂搪辂溳摹保鼉H次于禾(粟)而居于麥菽之上。
歡迎您根據(jù)自己的習慣,做出更多美味的火麻健康食物!同時,歡迎您加入田禾火麻“Ω營養(yǎng)計劃”俱樂部,通過科學了解火麻營養(yǎng),了解我們的身體,用智慧管理健康。
山西晉中地區(qū)的火麻為何被賦予農產品國家地理認證保護,并位列省級非物質遺產項目,保護其傳統(tǒng)制作工藝?
榆社木梁壓榨小麻油技藝歷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據(jù)說當時用麻皮制的衣、鞋、帽等結實耐用,麻籽制成的油,將士吃了身體強壯,勇猛無比,每每出征皆凱旋而歸。2009年,晉中市榆社普查隊在北寨鄉(xiāng)下城南村發(fā)現(xiàn)了一處建于淸末的木梁壓榨小麻油作坊,該油坊功能完善,設備齊全。雖然作坊已逐漸失去原有作用,但整體保存完好,對研究傳統(tǒng)技藝具有重要的意義。采用鐵鍋炒制、木梁壓榨工藝所產的北寨小麻油原生態(tài),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種功能性活性成份,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成份及鈣、鐵礦物質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油品香味濃郁,口感細膩,而且不破壞營養(yǎng)成分,具有重要的食用油類壓榨工藝研究價值。
今天,這項作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火麻油壓榨工藝,已經不再是非遺保護冊中回顧過去的一頁。非物質文化遺產木梁壓榨小麻油的第七代程氏傳人,通過自己的堅守和漫長的努力,把這份自古傳承的植物精華送到了百姓的身邊。
工藝順時,方得真味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爲良?!?——《考工記》
人和
在榆社這片土地上,有著上千年的火麻種植歷史與 500 多年古法木梁壓榨技藝的傳承。火麻制衣從萬衣之祖到淡出視線再到回歸上等社會火麻,被人稱之為“國紡源頭,萬年衣祖”。在 5 萬畝的麻地上嚴格執(zhí)行歐盟有機種植的標準,經驗豐富的麻農與農科院專家聯(lián)手管理生產過 程,確保收獲高品質的原生態(tài)有機火麻籽。更有“木梁壓榨小麻油工藝”第六代與第七代的非遺傳人對古法技藝的不斷改良,持續(xù)創(chuàng)新,讓火麻產業(yè)發(fā)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