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摩擦型錨桿設計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縫管錨桿的管體材料宜用16錳或20錳硅鋼壁厚為2.0~2.5mm;楔管錨桿的管體材料可用Q235鋼,壁厚為2.75~3.25mm;縫管錨桿的外徑為30~45mm,縫寬為13~18mm;楔管錨桿縫管段的外徑為40~45mm,縫寬宜為10~18mm,圓管段內徑不宜小于27mm;鉆孔直徑應小于摩擦型錨桿的外徑。宜采用碟形托板材料為Q235鋼,厚度不應小4mm,尺寸不應小于120mm*120mm;桿體極限抗拉力不宜小于120kN;擋環(huán)與管壁焊接處的抗脫力不應小于80kN;縫管錨桿的初錨固力不應小于25kN/m,當需要較高的初錨固力時,可采用帶端頭錨塞的縫管錨桿或楔管錨桿;水脹式錨桿材料宜選用直徑為48mm,壁厚2mm的無縫鋼管并加工成外徑為29mm,前后端套管直徑為35mm的桿體;水脹式錨桿的托板材料規(guī)格同摩擦型錨桿。
錨桿框架防護
1、錨桿孔測量放線
邊坡施工要求邊挖邊加固,即開挖一級,防護一級,不得一次開挖到底。按設計立面圖要求,將錨桿孔位置準確測量放線在坡面上,孔位誤差不得超過±50mm。豎肋的具體長度可根據(jù)實際邊坡高度確定,但錨桿的位置須按等分坡面的長度進行放樣,其間距可適當調整。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順或特殊困難場地時,需經設計監(jiān)理單位認可,在確保坡體穩(wěn)定和結構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放寬定位精度或調整錨孔定位。
邊坡錨桿施工工藝
錨桿施工工藝流程:土方開挖→修整邊壁→測量、放線→鉆機就位→接鉆桿→校正孔位→調整角度→鉆孔(接鉆桿)→鉆至設計深度→插錨桿→壓力灌漿養(yǎng)護→主筋除銹→上橫梁
2)噴射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流程:立面子整→焊接鋼筋網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開電、風、水開關→進行噴射混凝土作業(yè)→混凝土面層養(yǎng)護。
錨桿以其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的經濟特點目前在公路工程邊坡防護、隧道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而錨桿拉拔試驗作為判斷錨桿質量的一種手段,起到評價錨桿錨固系統(tǒng)的性能和錨桿的錨固力。支護錨桿錨索施工
施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