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擬定機加工件工藝路線的其他原則
合理地選用設備。粗加工主要是切掉大部分加工余量,并不要求有較高的加工精度,所以粗加工應在功率較大、精度不太高的機床上進行,精加工工序則要求用較高精度的機床加工。粗、精加工分別在不同的機床上加工,既能充分發(fā)揮設備能力,又能延長精密機床的使用壽命。
在機械加工工藝路線中,常安排有熱處理工序。熱處理工序位置的安排如下:為改善金屬的切削加工性能,如退火、正火、調質等,一般安排在機械加工前進行。
如何減少機械加工誤差提高機械加工精度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所生產(chǎn)出來的工件精度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機床精度的影響,其具體操作中往往是通過機床直接作用生產(chǎn)工件,機床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運作之后必然會形成一些磨損。隨著磨損程度的不斷加深,誤差值就會越來越大,在機床產(chǎn)生的誤差中主要有傳動鏈誤差、導軌誤差、主軸回轉誤差三部分組成。
機械加工過程中,由于工件類型的差別,刀具的種類也是十分復雜的,不同幾何形狀的刀具在技工生產(chǎn)中其產(chǎn)生的誤差也是各不相同的,刀具誤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刀具的幾何形狀及種類影響的。如在固定尺寸刀具加工工件時,刀具的精度直接關系到工件的生產(chǎn)精度,其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很大,相比之下車刀類刀具其對機床加工的影響相對較小。夾具在機床的運作中主要是起到固定刀具的作用,要想提高機械加工精度,對夾具校準和固定要求相對較高,對于一些位置較為特殊的夾具,其對誤差的影響更大,所以在對機床進行安裝調試時要引起高度重視。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對誤差進行補償矯正,減少誤差。誤差補償是指通過制造一些人為誤差來補償機械運作中的誤差,通過誤差抵消,降低一些原始誤差,提高精度。通過誤差補償來對機械生產(chǎn)中的誤差進行綜合,從而提高工件生產(chǎn)精度。
為了提高工件生產(chǎn)精度,我們可以采取對原始誤差進行分化的方法,即按照工序層層分化,根據(jù)加工類型的差異,對工件進行加工記錄,將工件分為半成品、毛坯等若干組,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調節(jié)刀具,尋求小誤差值,按照工件的預設標準進行加工,減少誤差,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對工件反復加工,來對標準值和誤差值進行調整,縮小差距。
直接找正法
采用這種方法的時候,五金加工件在設備上占據(jù)有正確的位置,是通過一系列的嘗試來獲取的,具體的方式是將五金零部件直接裝夾在機床上面之后,使用百分表或者是針盤上面的劃針,用目測的方式校正零部件的正確位置,一邊校驗一邊找正,一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劃線找正法
這個方式是在設備上用劃針按照毛坯或者是半成品上所劃的線來找正五金件,讓其獲得正確位置的一種方式,很顯然,這種方式需要多一條劃線的工藝,劃線本身有一定的寬度,在劃線的時候又會存在誤差,校正五金加工件位置的時候還需要觀察誤差,所以,這種方式比較適用于生產(chǎn)批量不大、毛坯的精度比較低以及加工大型五金零件不方便使用夾具的粗加工工藝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