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藝精致
潮州民居重視裝飾,《周志》已經提到所謂“鳥革翚飛”“雕梁畫棟”都在贊美潮州民居裝飾的華美,特別是明清以后潮州民居建筑進入了成熟時期,建筑裝飾手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經過紙筋灰定型后,根據不同需要,將顏料與紙筋灰混合拌勻,在定型的灰塑上面上一層色灰面(底色面)
灰塑是廣東傳統(tǒng)建筑特有的室外裝飾藝術。它以石灰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紙,經反復錘煉,制成草根灰、紙根灰,并以瓦筒、銅線為支撐物,在施工現場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礦物顏料而成。
祖廟是一個民間藝術博物館,里面的建筑裝飾工藝巧奪天工,被外國友人譽為東方藝術之宮。這得益于禪城發(fā)達的民間工藝。禪城是廣東 木雕的重要產地之一,以紅木雕刻為主,也有貼上金箔而成為金漆木雕,佛山木雕以其刀法利落,線條簡練,豪放、粗礦、流暢,構圖大方飽滿,裝飾性強而著稱,題材以人物、動物、花卉、瓜果等為多,以建筑裝飾木今為主。祖廟前殿、正殿所陳列的大型神臺,就是禪城的金漆木雕杰作之一。其中所雕刻的內容包括“荊柯刺秦王”、“李元霸伏龍駒”“竹林七賢”與“薛剛反唐”等故事。如祖廟兩旁門、額的灰塑:“唐明皇游月宮”、“桃園結義”,東廊的“郭子儀祝壽”,西廊的“哪咤鬧?!钡?。此外,祖廟建筑木雕也很多,其中有檐口木雕衽、花籃、木雕大門、戲臺(萬福臺)、屏風、牌匾、對聯、掛屏、儀仗、彩門、香案、門窗、案臺、桌椅等。
至于突出兼容,明中葉以前,潮州民居建筑多受八閩文化和中原文化輻射,此后由于潮商在江南一帶活動頻繁,則受到江南文化較大影響,近代則較早吸納了一些海外文化因素,正是這種海納百川式的兼容,才使潮州民居的不斷發(fā)展,顯得絢麗多彩又風格獨具,近代以來,海外的建材、模式以強勁的勢頭進入本土,許多民宅紛紛使用“紅毛灰”、玻璃、瓷磚、如蒪園之建玻璃廳(民諺有“起大厝,激玻璃”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