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如果立柱間距可能有不大于25cm的間距零頭數(shù),可通過分配法將其調(diào)整至多根立柱。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立交橋匝道上放線定位,立柱間距實際尺寸要做到內(nèi)收外放,但收和放的尺寸不要超過5mm,因為板是直的,而間距在路緣石上是曲線,間距尺寸放和收之后,護欄板在安裝時變得容易,而且線形美觀平順。
(2)立柱縱向位置的確定:先在路緣石上用紅鉛筆根據(jù)立柱間距劃出橫線,再用線繩和釘子順路方向上放出一條線,反復調(diào)整線形,然后用紅鉛筆在這條線上劃出與橫線垂直的縱線,形成十字線,在打入立柱時,嚴格按立柱距十字線中心距離打入,這樣就保證了立柱在縱向上的順直度。
國內(nèi)打樁機普遍使用6×19S-WRC,6×29F-IWRC,6×31WS-IWRC,6×36WS-IWRC等結構鋼絲繩,由于打樁機作業(yè)的地質較復雜,工作負荷較重等原因,致使鋼絲繩耐磨性差、抗擠壓性不強、使用壽命短,造成使用者頻繁更換鋼絲繩,增加了成本。
介紹K[6×K36WS-(6×K7-1×K7)]—28打樁機用雙壓實鋼絲繩設計、制造過程。鋼絲繩捻距倍數(shù)為6.2~6.5,股的捻距倍數(shù)為7.7~8.0,繩徑D與股徑d的比值為2.94,股徑d與外層鋼絲δ3之比為5.77,并根椐股捻距倍數(shù),確定股中各鋼絲直徑比:δ0:δ1:δ2大:δ2小:δ3 =1.212:0.848:0.848:0.636:1.000。
給出鋼絲繩主股生產(chǎn)工藝:股捻距為71.0~73.6 mm,捻向為左捻;繩捻距為173.6~182.0 mm,捻向為右捻,輥間距168 mm,壓彎量為46。金屬芯生產(chǎn)中股、繩捻向均為右捻。對鋼絲繩模拉和鍛打后,其破斷拉力比普通方法捻制的鋼絲繩高出32 %,每百米質量也高出15%,鋼絲繩的密度增加,壽命提高了1/3。
要使鋼絲繩不松散性能好,合適的預變形輥間距和壓彎量至關重要。輥間距過小會引起壓實股的內(nèi)層絲外翻,過大則起不到變形效果;同樣壓彎量的過大過小也會引起相同的問題。根據(jù)實際經(jīng)驗確定,預變形的輥間距取繩捻距的92 %~95 %,而壓彎量為繩徑的1.6~1.65倍。
鋼芯在鋼絲繩使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鋼芯如果配置不合理會引起鋼芯早期斷裂、鋼芯出現(xiàn)縮徑或伸長現(xiàn)象,使鋼芯在鋼絲繩中起不到支撐作用,從而影響鋼絲繩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