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3.4栽植時舒展根系,苗靠穴壁
栽植時適當短截主干和剪短過長的主根,使苗木主干高不超過30cm,主根保留25cm長。由于苗木自身差異,在定植時必須扶正苗木,角度稍傾斜北,表土覆蓋至嫁接口時,用腳將四周泥土踏實,注意不可傷及根系,然后澆足定根水,再蓋松土至1片基葉或1個分枝埋入土中為好。
3.5定植后保濕
定植后在定植穴上面覆蓋雜草,以減少水分蒸發(fā),保證成活。如種后遇連續(xù)干旱天氣,則要澆水抗旱。為提高苗木成活率,定植前去除苗木上的全部或部分葉片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其次,苗木適當深植;再次,必須注意夏季高溫干旱時的降溫保濕工作。
1、盤狀。適于幼樹施肥,以主干為中心,把土壤呈圓盤狀耙開,近主干淺溝5厘米,遠主干深溝10厘米。先把耙開的土堆在圓盤外沿,施肥后再覆回。2、環(huán)溝。沿樹冠外圍滴水線附近開環(huán)形溝,溝的寬度,深度隨肥料的種類、多少而定。如施有機肥、磷肥溝宜寬深,施化肥、氮肥、鉀肥溝可淺狹。一般溝寬20厘米、深30厘米左右。3、穴施。肥料數(shù)量不多,可沿樹冠滴水線每隔一定距離挖穴,施肥后覆土。4、射溝。以主干中心向四放狀挖長方形短溝,長50~60厘米,寬20~30厘米,深30厘米,施肥后覆土。
一般保持冠干比為3:2。4~7年生,修除主干粗10cm以下的輪生枝,以保證干材材心10cm以外沒有節(jié)疤,并對著生的輪生枝,采取除密留稀、除粗留細,使其形成良好的“塔形”樹冠;要進行清干,及時剪除樹冠下根、干部的萌條;修枝直到形成主干8m高的光潔干材為止,此時冠干比不得小于2:1。秋末冬初及時進行中耕,將落葉翻入土中或收拾落葉進行堆制后施用。林中間種苕子、苜蓿、紅花草等綠肥。泥骨土采取摻砂改粘,增施堆肥、廄肥等有機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