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拔除過程:
鉗拔法是在殘存足夠的牙冠部位情況下施行:用鉗通過牙冠進行搖動、旋扭,破壞牙根與牙床的結合,然后將牙牽引拔除。注意后牽引的過程中防止用力過大,相對的牙齒。
對于位置困難的牙齒,可以用撬、挺推、楔等方法拔除。還可以將要拔除的牙齒劈成若干部分,分別拔除。
對于主要藏于牙齦面下的萌發(fā)不良牙齒或殘存牙根,則要分開牙齦并手術切開骨粘膜,暴露后再用器械拔除。
術后處理:
拔除牙齒后,刮除牙槽內(nèi)的肉芽組織,并且搔刮創(chuàng)面,使血充滿牙槽窩。這樣形成的血塊有利于傷口恢復,并防止干槽癥(見下)。創(chuàng)口大的情況下需要修復牙齦。拔牙-拔牙創(chuàng)的愈合:拔牙創(chuàng)內(nèi)充滿血液,約15分鐘即可開始形成血凝塊,數(shù)小時后牙齦組織收縮,使拔牙創(chuàng)口變小,24小時后血凝塊逐漸有結締組織長入,3~4天后牙齦上皮由周圍向血凝塊表面生長并完全覆蓋,2周后逐漸有骨組織生長。用消毒紗布或棉條覆蓋傷口,讓牙咬止血,在出血停止后吐掉。囑咐漱口、刷牙等不要碰掉血塊。用溫鹽水漱口有助于恢復。 拔牙術后有傷口疼痛及情形請,予患側(cè)臉頰冰敷,暫時避免熱敷,恐加速傷口惡化情形。
術后癥狀:
干槽癥(Alveolar osteitis)是牙槽里的血塊被碰掉之后,牙槽骨直接暴露于口腔環(huán)境,痊愈過程受到影響的結果。一般在術后2-4天出現(xiàn)。發(fā)生疼痛,、腫脹等現(xiàn)象。干槽癥出現(xiàn)于5-10%的拔牙,特別是下部臼齒的拔除。因為吸煙者更容易出現(xiàn)干槽癥,建議術后戒煙2天。此時應先到單位醫(yī)務室用消毒紗布卷覆蓋在拔牙創(chuàng)口上,再咬半小時。干槽癥的包括徹底清創(chuàng),敷軟膏,填以劑或丁香油(止牙痛)等。:對于有危險的可以在術前或術后給予。長期出血,需要對癥。但術后暫時的出血則不是壞事。腫脹:隨組織受損情況不同,可能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腫脹。拔除上顎牙齒的時候,可能傷及鼻竇、甚至造成鼻竇穿洞。.拔除上顎第三顆臼齒,可能傷及三叉神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