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車鏜銑刨磨鉆等機床的歷史故事
銑床
19世紀,英國人為了蒸汽機等工業(yè)革命的需要發(fā)明了鏜床、刨床,而美國人為了生產大量的,則專心致志于銑床的發(fā)明。銑床是一種帶有形狀各異銑刀的機器,它可以切削出特殊形狀的工件,如螺旋槽、齒輪形等。
早在1664年,英國科學家胡克就依靠旋轉圓形刀具制造出了一種用于切削的機器,這可算是原始的銑床了,但那時社會對此沒有做出熱情的反響。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普拉特設計了所謂林肯銑床。當然,真正確立銑床在機器制造中地位的,要算美國人惠特尼了。
1、一臺普通銑床(惠特尼,1818年)1818年,惠特尼制造了世界上一臺普通銑床,但是,銑床的專利卻是英國的博德默(帶有送刀裝置的龍門刨床的發(fā)明者)于1839年捷足先“得”的。由于銑床造價太高,所以當時問津者不多。
2、一臺銑床(布朗,1862年)銑床沉默一段時間后,又在美國活躍起來。相比之下,惠特尼和普拉特還只能說是為銑床的發(fā)明應用做了奠基性的工作,真正發(fā)明能適用于工廠各種操作的銑床的功績應該歸屬美國工程師約瑟夫·布朗。
1862年,美國的布朗制造出了世界上早的銑床,這種銑床在備有萬有分度盤和綜合銑刀方面是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銑床的工作臺能在水平方向旋轉一定的角度,并帶有立銑頭等附件。他設計的“銑床”在1867年巴黎博覽會上展出時,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同時,布朗還設計了一種經過研磨也不會變形的成形銑刀,接著還制造了磨銑刀的研磨機,使銑床達到了現(xiàn)在這樣的水平。1817年,另一位英國人羅伯茨采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銑頭的設計要求
我們是從事銑頭供應的企業(yè),您對該產品的了解有多少呢,不妨讓小編來為您介紹一下銑頭的設計要求 :
銑頭零部件精度要求高,加工難度大。其中有仍85~仍750之間多種規(guī)格的錒瓦需加工閉式油溝。為了完成這一加工難題,我們參照日方有關資料,決定設計普通車床用油溝銑頭。銑頭設計要求國外已采用專用設備或加工中心進行油溝加工。而我們需要在普通車床上加工。銑頭加工直徑滿足不了大直徑銅瓦加工需要,要求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用性強。3、裝卸工件時,應將工作臺退到安全位置,使用扳手緊固工件時,用力方向應避開銑刀,以防扳手打滑時撞到刀具或工夾具。
龍門加工中心主傳動系統(tǒng)和滑枕結構優(yōu)化設計
碳纖維管傳動軸結構形式及扭矩校核。圖4中碳纖維管傳動軸5可以選用市場上成熟的商品化產品即碳纖維管傳動軸,其結構形式如圖5所示。中間管為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與兩端法蘭軸套件通過粘結工藝連接并在徑向用螺絲鎖緊,兩端加裝柔性連接裝置即特殊型鋼片式聯(lián)軸器。選用的碳纖維管傳動軸主要參數(shù)如下:額定扭矩2 500N·m,高轉速4 000r/min。聯(lián)軸器額定扭矩校核TKN≥TN·SB·St·SR其中, T K N為聯(lián)軸器額定扭矩(N·m),已知為2 500N·m;TN為機床輸出扭矩(N·m),已知為560N·m;SB為工作系數(shù),機床工具機取2;St為溫度系數(shù),工作溫度在-30~150℃時取1,本例取1;以上部分安裝好以后,還需要進行一個簡單的修整,實際上就是墊圈的調整,目的在于使兩只錐齒輪的間隙保持在0。SR為旋向系數(shù),始終一個旋轉向取1,正反轉取1.7,本例取1.7。
將上述各參數(shù)帶入額定扭矩校核公式,得TKN≥1 904N·m,且允許高轉速4 000r/min,大于機床高轉速3 500r/min。因此,所選用的碳纖維管傳動軸符合機床傳動要求。
鏜銑頭結構剖析
鏜銑頭經過不斷的技術創(chuàng)新,其從材料、設計、加工工藝上都擁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在傳動連接結構上的技術優(yōu)勢,使其應用范圍愈加廣泛。目前,鏜銑頭已經與鏜床、龍門刨床及相關設備配套。景瑞機械帶您了解鏜銑頭在結構和設計上的技術優(yōu)勢:
鏜銑頭在結構上的優(yōu)勢,即主軸部分增加了方滑枕的支持。這一結構特點,使得鏜銑頭在使用時剛性更強,支撐作用加強,更符合用戶加工的需要,這一點使得鏜銑頭更加適合平面和垂直的銑削、鏜孔、鉆孔等加工。
高密市景瑞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期待與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