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可以前茬栽植紅薯、玉米、花生,后面就栽植丹參,還可以再茶園、桔園、桑樹園、中間作,這樣像是半種植,生長好。分根栽植,種株留在地里,需要重新栽植時,可以在農(nóng)歷10月到次年3月取側(cè)根栽種,但是要注意覆蓋稻草防止凍害。扦插種植,取地上健壯莖除下部葉,斜插培育之后移栽。播種繁殖,條播,覆膜保濕,出苗移栽。
丹參是喜光植物,生長期間都要求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生長緩慢,一般丹參都生長在溫帶地區(qū)的落葉闊葉林里。所以丹參需要光照,但是不能接受強光,強光使丹參生長緩慢,植株可能會失水。
丹參適合什么土質(zhì)種植
比較抗旱抗貧瘠的作物,多見于塊根塊莖類的作物,如白芍、白術(shù)、赤芍、何首烏、黃芩,防風(fēng),丹參,黑參等,由于該類作物較為需水量少抗寒耐旱,種植在沙土地中不過。粘土即黏土,特性正好和砂土相反。含沙粒很少、質(zhì)地粘重,具有較好的可塑性,耕性差,土粒之間缺少大孔隙,因而通氣透水性差,既不耐旱,也不耐澇,但其保水保肥力強,耐肥,養(yǎng)分不易流失,養(yǎng)分含量較砂土豐富,有機質(zhì)分解慢,腐植質(zhì)易積累。這種土水多氣少,土溫變化小,土性偏冷,養(yǎng)分分解轉(zhuǎn)化慢,施肥后遲,肥料有后勁,不發(fā)小苗發(fā)老苗,若施肥過量會造成作物后期貪青晚熟。
丹參繁殖方法常見的繁殖方法有種子、扦插、分株和根段等方法,【丹參種子價格】一般以根段繁殖產(chǎn)量較高,而生產(chǎn)上主要以根段育苗移栽和分株繁殖為主。丹參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種子育苗:每年7-8月種子成熟后,再分期分批采下種子及時播種,在整好的畦內(nèi),按行距12-15cm,開1.5cm左右深的淺溝,再將種子摻砂均勻地撒于溝內(nèi),后覆土摟平,稍加填壓即可。如果土壤溫潤,一般在播種后的10-15天就可以出苗。一般每畝用種10-15公斤,當苗長到9-12cm高時,就要移植到大田里,起苗時要隔一行起一行,留下的苗再按株距9-12厘米定苗。移栽地按行距24-20cm,株距10-12cm,挖9cm左右深的穴,每穴栽2-3株左右。栽后再澆水,等水滲下后再培土壓緊,這樣可以提其高成活率,也可以在每年7-8月間采用直播方式,按行距24-30cm開溝,其方法與種子育苗基本一樣。每畝用種子1-1.5公斤左右,如果是在當年播種,只要澆水施肥等管理措施及時,整個過程生長良好,一般到第二年年底收刨,畝產(chǎn)可達25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