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選擇晴天曬種1~2天,然后浸種12小時,撈出后搓出果實內的種子。清洗掉種子上的黏液,將種子與半干半濕的細土或細沙(按1:10)混合撒播、條播或間播均可。下種后薄蓋一層草皮泥,并蓋草,淋水保濕以利于種子發(fā)芽。搓揉后的果實其中還有很多種子未搓出,也撒人池中。在正常溫度下(18度以上),播種后10~15天即可發(fā)芽幼苗出土后揭去覆蓋物。2)插條選苦草的莖枝頂梢,具2~3節(jié),長約10~15厘米部分作插穗在3~4月或7~8月按株行距20厘米X20厘米斜插。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在分子水平上我們并沒有過多研究,blast只是為了確定屬,比對出來的結果相似度也很接近,而苦草進化樹也只能說明我們測的樣品和基因庫里找的苦草(Vallisneria natans(Lour.)H.Hara)樣品親緣更近,直接說矮生苦草就是密刺苦草或者苦草還有欠妥當。結合形態(tài)分析,只能說矮生苦草更接近于密刺苦草。
苦草授粉
2011年接觸苦草以來,一直認為矮生苦草到底屬于哪個品種仍是個謎,不論在市場交易中同行對它的稱呼、描述,還是工程應用上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都與其他品種略有差別,直觀的應該就是不長出水面并且感官效果好。自從執(zhí)著于尋找答案這個過程發(fā)現(xiàn),植物分類學真是個大學問,水平和能力的問題導致越繞越暈,查閱文獻和咨詢專家并不能解決更多的疑惑,反而越陷越深。本文內容參考較多文獻,并不一一列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所想,并沒有經(jīng)過認證,如有紕漏或錯誤,忘不吝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