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蔬菜種類多,栽培方式及栽培時期不同,各地氣候條件也有差異,必須用多種灌溉方法才能滿足要求。
1.地面灌溉
適用于水源充足、土地平整、土層較厚、土壤底層排水順利的土壤和地段。其優(yōu)點是投資較低,容易實施,適用于大面積蔬菜生產,但費工費水,易使土表板結。地面灌溉又可分為畦灌、溝灌與淹灌等形式。
(1)畦灌
適用于種植密度較大或需經常灌溉的蔬菜(如綠葉萊類、黃瓜等)。畦灌要求畦面平整、萊畦布置合理,并能控制入畦流量和放水時間。畦的大小、入畦流量和放水時間長短與土壤透水性、土地平整狀況及地面坡度等因素有關。(1)噴灌利用專門設備把有壓水流噴射到空中并散成水滴落下,習慣稱“人工降雨”,世界各國普遍應用。土壤透水性較強,土地不夠平整或地面坡度小時宜采用短畦大流量灌溉;反之,可采用長畦小流量灌溉。
水帶微灌與其他微灌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 投資較低 水帶微灌每畝200~400元,對水源和過濾設備要求較低,是各種微灌設備中投資低的一種。
(2) 抗堵塞性好 水帶是直接在很薄的塑料管壁上加工出水小孔,流道短,不易附著雜質,發(fā)生小孔堵塞也可以沖水排除,是微灌設備中抗堵塞性能好的一種,只需把水泵進水管放入過濾網箱就能正常工作工作。
(3) 工作壓力低 采用滴頭或微噴頭的微灌系統(tǒng)工作壓力為100~200kPa(10~20米)。水帶的工作壓力為10~100kPa(1~10米),且流量大、灌水時間短,因此耗能少、運行費用低。
(4) 安裝方便 由于工作壓力低,對水質的要求較低,從數畝到數幾百畝都可以用,且畝面積的投資基本相同,適應我國農村家庭承包的現狀,十分經濟。同時,可以壓成平帶盤成卷,體積小、重量輕,運輸、安裝、使用及收藏都方便。
(5) 滴灌與微噴灌轉換 將水帶置于地膜與地表之間,小孔出流射到地膜后,經地膜反射可形成滴灌效果,如果去掉地膜,適當增加供水壓力,小孔出流直射空中,就可以達到類似細雨的微噴灌效果,這樣實現了滴灌與微噴灌的轉換。
(6) 方便農機作業(yè) 水帶在田間可以移動,用完后可“刀槍入庫”,沒有固定的設備留在地里,不影響農機工作,這點是農民特別歡喜的。
地膜玉米滴灌技術要點
隨著滴灌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滴灌作物已由單一的地膜滴灌棉花逐步發(fā)展到玉米、小麥、甜菜等大宗作物上來,2010年博樂市推廣地膜玉米滴灌技術5.1萬畝,有效緩解了春夏兩季農業(yè)用水緊張的矛盾。并且在棉花產區(qū),由于多年種植棉花,包括滴灌棉田在內的棉花病蟲害加劇,土壤養(yǎng)分比例失調。但水肥一體化應用比例不足5%,與美國25%的玉米、60%的馬鈴薯、32。為了強化棉田輪作倒茬,有效遏制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并充分利用現有棉區(qū)滴灌設施推廣地膜玉米滴灌技術,不僅有效緩解了旱情,而且省工、節(jié)水、節(jié)地,肥料利用率高,病蟲害為害輕?! ?
滴灌玉米一般畝產均在1000公斤以上。與淹灌玉米相比,每畝平均增產60-80公斤,每畝節(jié)本增效50元左右。其中節(jié)水80-100方/畝?!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