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近年來.草莓種苗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結合匍匐莖繁殖法生產脫毒草苺苗的技術已經成熟,部分地區(qū)已推廣使用了草苺脫毒苗,植株的長勢增強、產量提高,避免了長期無性繁殖帶來的品種退化現象,有效降低了病毒病對生產造成的損失;此外使用無毒苗后草荀植株抗性強,發(fā)病少,利于進行無公害生產。
抽生匍匐莖較少的品種可噴赤露素促進匍匐莖的抽生,方法是在母株成活并長出3片新葉后噴施1-2次50毫克/
草苺翻甸莖苗繁殖圃如何管理?
3 -4月份在日平均氣溫12℃以上時將母株定植于繁殖苗圃,此時定植有利于發(fā)根活苗。如果定植過遲,會使繁苗數量減少,且定植越遲繁苗數量越少。根據育苗計劃及匍匐莖抽生能力確定種苗株數,如耐高溫、甸旬莖抽生能力強的品種可放寬種植密度,而不耐高溫、匍匐莖抽生較弱的品種可加大密度。一般每畝定植300株母株,正常情況下可以生產2一3萬草毒匍匐莖苗。
草莓種苗草苺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學上分類為薔薇科草苺屬。草苺植株短小,呈平臥叢狀生長,高約20-30厘米,為喜溫耐蔭植物,旺果年齡約2一3年。其形態(tài)結構為根、短縮莖、甸x莖、葉、花、果實和種子。
1.根系
草苺的根是須根狀的不定根,密生于地下莖的末端,且十分發(fā)達。分布在15一20厘米的表層土壤內,少數根可達苺0厘米。根幅直徑約在50一80厘米之間,新生根多呈氣根狀、粗大肥嫩、呈乳白色至淺黃色。老根呈黑褐色。
田塊的北面一般設計成日光溫室,南面可設計成拱棚或者日光溫室。日光溫室一般為東西方向,坐北朝南,北面和東西兩面是墻,朝南半坡為拱式采光面,兩個日光溫室之間的南北間距通常為4一6米,可設計成中、小拱棚插人兩個日光溫室之間,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設施內的增溫效果。大拱棚一般為南北方向,東西雙坡拱式面采光。兩個大拱棚之間.間距一般為2一4米,也可設計插人小拱棚,提高土地利用率。日光溫室和大拱棚的寬度一般為8一10米,寬不超過12米,長度一般為60一70米,長不超過100米,設施高點的高度一般為2,0一3.0米。中小拱棚一般寬1.5一5米.頂高l一18米,長度一般為20一25米,以利于通風和作業(yè)。生產上日光溫室常用的有磚墻金屬管架結構和土墻竹木結構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