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果酒的定義
廣義上講凡是以水果為主要原料,通過發(fā)酵、浸泡、配制等工藝制作而成的酒都可以稱之為果酒;而實際生活中我們通常會把葡萄酒從廣義的果酒中單列出來,將葡萄酒和其它果酒區(qū)別來看。
目前國內的果酒一般從釀制方法上分為發(fā)酵型果酒、蒸餾型果酒和配制型果酒。
1.發(fā)酵型果酒是指以新鮮水果為原料,經全部發(fā)酵而成的發(fā)酵果酒。天然壓榨發(fā)酵后的果酒,一般酒精度數在7~12度,水果本身的糖度決定了酒精的含量,一般糖度高的水果發(fā)酵的度數就高,糖度低的水果發(fā)酵的度數低。在實際發(fā)酵過程中,可以通過添加糖的方式,提高果酒發(fā)酵后的酒精度。
2.蒸餾型果酒是指在發(fā)酵型果酒基礎上通過蒸餾方法提取后的果味酒。一般現在采用的蒸餾方法,通常是白蘭地的蒸餾工藝,發(fā)酵后的果酒經過2~3次反復蒸餾后,使得果酒的度數越來越高,可以達到30度以上,目前國內成熟的蒸餾果酒有蘋果酒。蒸餾果酒使得水果原來的豐富口感缺失,水果的香氣也會因為反復蒸餾流失。因此,蒸餾型的果酒一般很難保留水果原有的香味,只是增加了飲用易醉的體驗。
3.配置型果酒是指采用糧食基酒或是食用酒精加水果后形成帶果味的酒。配置型的果酒是當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果酒產品,這是國內外都比較通行的一種果酒生產工藝,不僅易于生產,而且能夠保證果酒的風味和色澤,讓消費者充分體驗到水果酒帶來的豐富口感。配置型果酒度數不等,可以根據企業(yè)開發(fā)的需要進行酒體設計,一般配置型果酒不會超過30度,有些浸泡配置型的傳統(tǒng)果酒稍微可以做的更高一些。
獼猴桃酒的傳說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關于酒的傳奇故事,你知道嗎?獼猴桃雖然興盛于新西蘭,卻起源于中國,用來釀造成獼猴桃酒,你可能也是才聽說,可是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二千年前就已經有了獼猴桃酒,并被稱為“西漢美酒”。
2003年,30多個國家100多位實地考察后一致認定:中國是獼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獼猴桃發(fā)源地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霧渡河鎮(zhèn)。2014年,中博綠色科技創(chuàng)始人黃祥禮在宜昌市夷陵區(qū)霧渡河鎮(zhèn)發(fā)現了8.2億年前的獼猴桃化石。
2003年,西安考古在北郊發(fā)掘出西漢前期列侯古墓,發(fā)現一件青銅器內存有26公斤清香撲鼻的翠綠色液體。鑒定,這是距今2000年前采用獼猴桃發(fā)酵而成的“西漢美酒”,是我國考古學史和科技一個重大發(fā)現。
獼猴桃酒的傳說
獼猴桃酒自然釀,野猴貪飲精神氣倍增
據傳,早在漢代,一座深山的湖邊長滿了獼猴桃樹,成熟后的果實掉進湖里,長年累月隨著氣候變化在湖水中自然發(fā)酵。山中猴子常來湖邊喝這酒香四溢的湖水,竟然體格強壯,精神氣倍增。山民們發(fā)現后,便開始用獼猴桃釀酒,謂之“陽桃酒”、“藤梨酒”,這就是早的“獼猴桃酒”。
酒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怎么辦?文化營銷無疑可以借鑒的營銷方式之一
果酒就應該成為果酒,只是在營銷的重點上應該作調整,營銷的次序應該是:先賣酒再賣果。在酒的領域中找到生存的空間,不能簡單的把酒作為一種水果的載體。酒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怎么辦?文化營銷無疑可以借鑒的營銷方式之一。對果酒來說,文化因素是決定一個品牌是否能和眾多的競爭對手進行有效區(qū)別的關鍵點。
具體到各種不同的果酒,其產地、原料、工藝、口感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烈的的特點,完全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突出內涵,增加產品的核心影響力。對于果酒,功能易求文化難得,誰在文化上做得精彩,誰就能勝出。比如說喝的是果酒,品的是獨特的文化,享受的是生活,投來的是尊敬的目光,達標一種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