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菌肥的正確施用
菌肥用量少,單施不易施勻,覆土之前易受陽光照射影響效果,遇風天還會發(fā)生被風吹跑,可與有機肥混合深施效果較好,也可以與營養(yǎng)土混合用于蔬菜育苗,也可在蔬菜定植時穴施或溝施。
(1)菌肥肥效持續(xù)時間長。由于生物菌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一般肥效可達150~180天,一季作物只施用一次,即可滿足作物一生的生長發(fā)育的要求。
(2)菌肥是一種活性菌,施用時必須埋于土壤中,不能撒施于地表,一般深施7~10cm。由于生物菌對作物的根系和種子不造成任何傷害,所以菌肥施用時應地靠近作物根系,讓其與作物根系地接觸,才能充分發(fā)揮生物菌肥的肥效。作種肥時,施于種子正下方2~3cm處;作追肥時盡量靠近根系為好;葉面噴施時,應在下午3時后進行,并噴施于葉的背面,防止紫外線。
菌肥的施用及推廣中應注意事項
有效期及有效活菌數(shù)目前我國微生物肥料有效菌存活時間超過1年的不多,所以選購的菌肥要盡快使用,存放時間過長,其的休眠狀態(tài)可能被破壞。菌肥有效活菌數(shù)達不到標準的菌肥不能購買。國家規(guī)定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shù)≥2億/克(顆粒1億/克),復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有效活菌數(shù)≥2000萬/克。如果達不到這一標準,說明產(chǎn)品質(zhì)量達不到要求。
溫濕度、土壤及施用時期施用菌肥的溫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較差。對高溫、低溫、干旱條件下的農(nóng)作物田塊不宜施用。固氮菌肥適濕度土壤的含水量是60%~70%。對含硫高的土壤和銹水田,不宜施用菌肥,因為硫能生物菌。對于翻漿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噴霧的方法效果會好些。生物菌肥不是肥,在作物的營養(yǎng)臨界期和營養(yǎng)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
菌肥撒施在地的表面
我們都知道,紫外線(波長240-280nm)對微生物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或者有較強的殺菌作用,一般紫外線幾秒鐘就可達到殺菌效果,所以盡量避免在太陽光很強烈的時候施用菌肥,我們要在每天的早晨或者傍晚,或者是陰天的時候去施用。
菌肥含有活性菌,施用時必須埋于土壤中(除了液體的),不能撒施于地表,在地表的菌肥可能受陽光照射影響效果,遇到大風天氣,菌肥還會飄散浪費,菌都不易存活,一般深施10-20厘米。
菌肥施用法則
適量施用
土壤中施入較多的菌肥,雖然不會出現(xiàn)燒根燒苗現(xiàn)象,但也并不是施得越多就越好。盲目大量施用生物菌肥,雖然不會向化學肥料那樣造成蔬菜燒根死苗,只是蔬菜植株體內(nèi)鹽類積累增加,有害消費者的圣體健康,惡化土壤質(zhì)地,但起碼增加了肥料投入成本(因為生物菌肥價格較高),降低蔬菜的栽培效益。因此,應根據(jù)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養(yǎng)分狀況,科學地確定生物菌肥施肥量,才能達到增產(chǎn)增收的目的。
在土壤狀況比較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以畝(667平方米)施用生物菌肥80公斤左右為宜。如果土壤鹽漬化程度較高,可適當增加生物菌肥的施用量。一般根據(jù)土壤的鹽漬化程度高低,每畝(667平方米)可適當增施10~20公斤為宜。
滿足生物菌肥肥效發(fā)揮條件
有機生物菌肥內(nèi)含有大量的土壤微生物菌劑,這些微生物能夠釋放土壤中的不可溶性磷鉀等肥料元素,施用后增效顯著。但是,這類微生物多是好氣性菌類,它們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適宜的溫度、水分和適量的氧氣。因此,必須在高溫燜室以后才能施用,以免燜室時因土溫高,使之失去活力,而且要淺施,入土深度5~8厘米為好,不可深于10厘米,防止深層土壤氧氣不足,影響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