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全熱交換效率=【(室外空氣焓量-送風空氣焓量)】/【(室外空氣焓量-室內空氣焓量)÷2】*
新風全熱交換器
熱交換的原理是熱傳導(溫度傳導)和膜滲透(水蒸氣滲透),而不管是熱傳導和膜滲透,理論極率就是達到進風和排風焓值的均值(當二者體積和壓力相等的時候,可取二者中間值),這就是熱交換的定義。舉一個不考慮潛熱的直觀算法:室外-10℃,室內20℃,的熱交換效率可以讓進風溫度達到5℃(也就是30℃溫差的一半15℃ 負10℃)。高效節(jié)能
內置禁止熱交換器,熱交換效率大于70%,冷熱負荷(室溫)不受新風影響,大幅度降低新風處理所需能量,實現(xiàn)高效節(jié)能。80%效率可以讓進風溫度達到2℃(-10 15*80%)
雖然有一定的優(yōu)點,但也有其一定的適用條件。一般適用于污染源與發(fā)熱源相關的場所,且層高不低于2.5m,此時污濁空氣才易于被浮力尾流帶走;對房間的設計冷負荷也有一個上限,研究表明,如果有足夠的空間來大型送風散流裝置的話,房間冷負荷可達120w/㎡,房間冷負荷過大,置換通風的動力能耗將顯著加大,經濟性下降;另外地送風裝置占地、占空間的矛盾也更為突出。由此可見,根據新風系統(tǒng)安裝環(huán)境的不同,選用的新風系統(tǒng)也會有些差異,只有選擇適合自家的新風系統(tǒng),才能達到好的交換空氣效果。正壓送風,其原理主要是直接通過動力把風送進居室內。據介紹,這種系統(tǒng)從理論上說沒有什么太大問題,但是它的對流性較差。 [2] 而另一種形式負壓通風,則是通過排風機吸風,把室內的空氣抽出部分,導致室內空氣壓力小于室外氣壓,外界空氣在大氣壓壓力下,自動進入空間,從而在空間內形成定向、穩(wěn)定的氣流帶。尤其是當全熱交換器用于一些特殊場合(比如醫(yī)院)的空調系統(tǒng)時,空調系統(tǒng)的排風中帶有污染的氣體,在回收排風中的熱量的同時,不能使污染氣體也擴散到新風中去。其特點主要是氣流定向、穩(wěn)定,與外界貫通而不是在空間內的內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