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流化氣體(2a)進入擴大管(20a)內使床層(3a)內催化劑得以流化,在流化狀態(tài)下床層(3a)即可保證再生斜管(29a)下料暢通,又能使催化劑在提升氣體1a作用下,沿周邊進入內輸送管入口端(24a)內。
在擴大管(20a)底部設置流化氣體環(huán)管(22a),使擴大管(20a)內的催化劑處于流化狀態(tài),流化線速在0.01~5m/S范圍內。目前生產裝置的預提升線速大多在1m/S左右,有時為了提高催化劑循環(huán)量,將線速提高到2~3m/S,但因預提升速度的提高相應增加了斜管下料阻力,所以預提升線速的提高對循環(huán)量的增加并無明顯效果。既可保證再生斜管下料暢通,又能保持一定的床層高度,保證輸送管(25a)的提升能力。另外流化氣體(2a)從內輸送管入口端(24a)周圍的環(huán)隙進入提升管邊壁區(qū),有利于催化劑在提升管反應器中心流動,降低邊壁效應的影響。
30 30a 30b 滑閥31 31a 31b 再生后的催化劑32 去再生器的循環(huán)催化劑33 汽提蒸汽34 檔板35 沉降器36A 一級旋風分離器36B 二級旋風分離器37 提升管(27)的出口A 內輸送管(25)的直徑B 內輸送管(25)和提升管(27)之間的空隙空間為氣室C 為提升管(27)的直徑D1aD1b為提升氣體管直徑D2aD2b為流化氣體管直徑D3aD3b為分布環(huán)中徑,中徑是環(huán)之內徑加上管的直徑,F(xiàn)為擴大管(20)的直徑N為內輸送管(25)出口端直徑M內輸送管(25)入口端直徑H1為擴大管(20)的高度H2為內輸送管(25)的高度Z為原料油噴咀(28)至內輸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