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質等為生,蚯蚓又叫地龍,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蚯蚓在我國中藥里面,還屬于一種中藥材,蚯蚓的排泄物,屬于一種較好的肥料,但凡是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中,蚯蚓的數(shù)量也較多,蚯蚓在土壤中可進行緩慢的移動,并不食用農作物的根系,所以不影響農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長。反倒是蚯蚓排泄的糞便,為農作物提供很好的營養(yǎng)元素,土壤疏松了,透氣性好了,農作物會有明顯的增產。
木箱、缸、盆繁殖用廢木料(鋸屑、樹皮)混合一些土鋪在養(yǎng)殖床上,覆蓋潮濕粗麻布或毯子,因為蚯蚓喜歡暗地里進食。培養(yǎng)溫度一般為23C,需要潮濕一些。在緬甸,用竹片或木板制成四方形木箱進行養(yǎng)殖,箱中土壤需拌以牛糞、雞糞、腐殖土、谷殼和腐爛的農作物葉子,經過配制后的培養(yǎng)基經常澆水以保持潮濕。放二個月后,在適宜的氣候(雨季)里,蚯蚓重量將增加一倍左右,在不同氣候條件下,2至6周就會繁殖出許多小蚯蚓。
在日本,飼養(yǎng)1至10萬條蚯蚓的養(yǎng)殖場,用的是養(yǎng)殖箱,箱長40厘米,寬20厘米,高30厘米,箱底鋪10厘米厚的土,再鋪上5厘米厚經水浸潰的稻草,然后加入200條蚯蚓,空氣恒溫槽中溫度調節(jié)到25C左右,土壤中混入適量的人工配合飼料,即可進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