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校園文化對提升辦學品位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底蘊深厚、積淀精華、承載滄桑的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愈久彌新的品牌。特別是傳統教育功能的提升隨著學校自身的發(fā)展與教學的需求,學校校史館的教育功能得到了一定提升。校園文化是具有強大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在對傳統進行繼承和創(chuàng)新過程中孕育而生的精神和理念,對學生人生觀有著課本和課程所無法取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學校品味和品牌的終1極展現,正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位哲人曾說:“對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環(huán)境。”學生正確人生觀的樹立,高尚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健康審美趣味的提升,無不受到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的熏陶和影響。辦學校就是做文化,用優(yōu)1秀的文化浸潤校園,用良好的文化營造校園,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不僅能給師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在無形攝全體師生的,而且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進而對提升辦學品位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提升校園文化建設方案主要有兩個核心點:
1.校園文化改造。校園是每個孩子學習生活的地方,是他們成長的搖籃,也是實現他們理想,放飛夢想的地方,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給他們帶來的是溫馨、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
環(huán)境孕育希望,理念放飛未來,教學樓走廊墻面文化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
2.校園文化宣傳。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tài),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各種各樣的形式對學生價值觀念、道德情操、思想內涵和行為模式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較深的影響。
主題墻的建設要發(fā)揮互動功能
主題墻的設置是以教育為主,并且也應隱含潛在的教育因素。為了能夠讓主題活動更加扎實有效,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班級主題墻實現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家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從而充分發(fā)揮主題墻的互動功能。
比如,在布置以“寫信”為主題的活動時,筆者讓幼兒制作手工作業(yè)——自己動手做信紙、信封,并且在主題墻角落的位置布置了一個愛心信箱。
通過寫信的方式讓教師、家長、幼兒之間進行有效互動,這樣不僅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而且也促進了師幼之間的感情。
學校文化,是一種德育隱性課程
學校文化,指一所學校經過長期發(fā)展積淀而形成共識的一種價值體系,是一所學校辦學精神與環(huán)境氛圍的集中體現,是一種德育隱性課程。
它既包括了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校園建筑、環(huán)境布置等顯性的要素,也包括了人際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等隱性的要素。
通過學校文化,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規(guī)范,實現道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