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千層石的發(fā)展趨勢
千層石環(huán)保的用途還是比較廣泛的,性能也是比較大的,可將千層石放置在盆中,并且這樣的石材是有一點的吸水功能的。我們在石頭中間位置是可以栽種一些野草或者是樹木,這樣也就制成了盆景的效果,也是我們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一種裝飾方式。
我們在盆中放一些水進去,很短的時間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水已經(jīng)到了頂端,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千層石比較光滑的一面刻上字,刻字的內(nèi)容一般都是一些寓意比較好或者是解釋說明的信息,這樣的石材我們都叫刻字石,這樣的刻字石是具有一定的氣派大方典雅的氣息的。
由于千層石的吸水功能比較強,所以植物的生長也是比較茂盛的,并且千層石都有著濕潤環(huán)境的作用,有著綠色的搭配,更是給石材增加了更多的活力。
千層石的設(shè)計效果都有哪些嗎?
千層石有土黃色的,土紅色的,也有一層黑一層白的,大到幾十噸一塊的。小到拳頭大小的不等.質(zhì)地優(yōu)良,層次鮮明深刻,像一層一層疊上去的一樣,實是千層石中的精品,真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水的波紋有驚人的相近,是堆疊假山瀑布和駁岸之佳材。
千層石用在園林中的假山,藝術(shù)風(fēng)格也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的景觀石。它古樸飄逸的紋理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出雄渾的氣勢和悲壯的美。形似拱橋的修山造型橫跨水池兩岸,遠可觀其勢,近可看其紋,人工瀑布從假山頂端上直落而下,猶如巨幕水簾,氣勢恢弘,給人以大尺度的震撼效果。
由于千層石外形平整,石型扁闊,容易運用“挑”這種掇山技法,表現(xiàn)出陡峭、險峻、飛揚的意境。其兩邊條形石向外伸出,利用上部中心石塊壓實,這樣逐層向外,終形成了其外部輪廓。整個作品腰部窄上部寬,以險制勝,動勢飛揚。
千層石假山建造的技巧都有哪些嗎?
千層石假山基礎(chǔ)多于水中的假山山石駁岸。以柏木樁或杉木樁為主,木樁頂面的直徑約12~16cm,平面布置按梅花形排列,故稱“梅花樁”。樁邊至樁邊的距離約為22cm,其寬度視假山底腳的寬度而定。如做駁岸,少則2排,多則6排。樁的類型有2種,一種是直打到硬層的,稱為“支撐樁”;另一種是用來擠實土壤的,稱為“摩擦樁”。樁長1~2.2cm不等,視土層厚度酌定,一般樁頂要露出湖底12~33cm,其間用塊石嵌緊,再用花崗石壓頂。條石上面才是自然形態(tài)的山石。
千層石應(yīng)置于低水位線以下,自然山在的下部也在水位線下。千層石假山基礎(chǔ)必須因地制宜,在砂土地除使用木樁外,還可使用灰樁的瓦礫樁,其樁直徑約22cm,樁長62~110cm,樁邊距60~72cm,具體做法是:在木樁頂穿1根鐵桿,打至一定深度后便拔出來,然后再樁孔中填入生石灰塊,加水搗實,凝固后便有足夠的承壓力。
這種樁叫做灰樁。如用瓦礫作填實樁孔的材料則為瓦礫樁。在土壤粘性較強的地方,因土壤本身比較堅實,以致一般置石或小型假山就用塊石頭打人地下作基礎(chǔ),這種做法稱為“石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