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銅及銅合金擠壓方式
銅及銅合金在擠壓時,多采用脫皮擠壓,以清除鑄錠表面缺陷,脫皮厚度1-2毫米㎜。易切削青銅系列牌號按日本標準主要是C5441,美國標準C54400,國標QSN4-4-4。在擠壓坯出口處普遍采用水封,以使制品擠出后即進入水槽中冷卻,制品表面無氧化,不必酸洗即可進行后續(xù)冷加工。趨向于采用大噸位擠壓機并配有同步收線裝置,擠出單重達500公斤以上的管坯或線坯卷,以有效提高后續(xù)工序的生產(chǎn)效率及綜合成品率。
擠壓時要根據(jù)合金的性質、擠壓制品的技術要求以及擠壓機的能力和結構,合理選擇錠坯種類、尺寸、擠壓系數(shù),使其變形程度不小于85%。
目前銅及銅合金管材生產(chǎn)多采用帶獨立穿孔系統(tǒng)(雙動)、油泵直接傳動的臥式油壓正向擠壓機,棒材生產(chǎn)多采用不帶獨立穿孔系統(tǒng)(單動)、油泵直接傳動的臥式油壓正向或反向擠壓機。軋制過程是靠旋轉的軋輥與軋件之間形成的摩擦力將軋件拖進輥縫之間,并使之受到壓縮而產(chǎn)生塑性變形的過程。常用的擠壓機規(guī)格為8~50MN,現(xiàn)在趨向于采用40MN以上大噸位擠壓機生產(chǎn),以提高鑄錠單重,從而提高生產(chǎn)效率和成品率。
銅及銅合金生產(chǎn)工藝
簡單軋制過程在實際生產(chǎn)中是不存在的。例如,異步軋制時上、下輥的圓周速度不相等,張力軋制時給軋件施加外力,軋輥不可能是剛體,軋件的性能也不可能完全均勻等。但為了研究問題方便,常常把復雜的軋制過程簡化成理想的簡單軋制過程。
軋制過程是靠旋轉的軋輥與軋件之間形成的摩擦力將軋件拖進輥縫之間,并使之受到壓縮而產(chǎn)生塑性變形的過程。通過軋制使軋件獲得一定的尺寸、形狀和性能。
如果軋輥輥身為均勻的圓柱體,則這種軋輥稱為平輥,用平輥進行的軋制稱為平輥軋制。平輥軋制是生產(chǎn)板、帶、箔材主要的壓力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