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觀察雛鵝的叫聲和在舍內分布情況,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適當調整溫度和光照。1周齡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溫28~30℃;2周齡保持晚間光照,舍溫24~28℃,以后逐步調低舍溫;4周齡前舍溫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時使用燈光照明。
云南兄弟聯盟禽業(yè)有限公司坐落于美麗的春城—昆明,公司養(yǎng)殖品種有朗德鵝,三花純種白鵝,皖西白鵝,霍爾多巴吉鵝,獅頭鵝,黑番鴨等為主,所孵化的鵝苗、鴨苗質量好,成活率高,長速快,抗病能力強,深受廣大客戶,及養(yǎng)殖戶的喜愛和信認!
初生雛鵝個體小, 絨毛稀少, 保溫能力差, 對外界溫度變化等不良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差, 尤其是怕冷、怕熱、怕潮濕。在培育中要做好人工保溫。鵝消化道的容積較小, 消化能力差, 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速度快, 在飼喂時要少喂多餐, 喂給易消化的飼料。雛鵝的新陳代謝旺盛, 生長發(fā)育很快, 一般到20日齡時的體重可達初生重的10倍左右。故育雛時應盡早及時給雛鵝飲水、喂食和喂青, 供給較高營養(yǎng)水平的日糧。20日齡內的雛鵝, 當溫度稍低時就易發(fā)生扎堆現象, 常導致擠壓傷亡。因此育雛時應精心管理, 掌握好育雛溫度和適宜的飼養(yǎng)密度。
濕度
濕度過低小鵝會拉肚子。如果育雛室濕度只有三四十,空氣會很干燥,小鵝就會感到很口渴,于是就不停的喝水。過多的攝入水分很容易引起小鵝拉肚子,這就是濕度過低對小鵝的危害。
濕度過高小鵝會感冒。很好理解,濕度過高空氣中都是水分,小鵝毛很容易被打濕。鵝毛一旦被打濕了就很容易引發(fā)感冒,而感冒就是萬病之源。所以如果發(fā)現濕度過大,應適當打開通風口讓空氣流通。如果當時外界空氣也很潮濕,可以用熱風機等設備降低育雛室的濕度。
所以小鵝育雛室的濕度也很重要,適合的濕度在65度左右,保持在60到70度這個范圍,過高或過低都對小鵝不利。
育雛室密度和濕度
鵝苗體質嬌嫩,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較差,所以育雛時比較重要,育雛室要保持合適的溫度,的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一般每平方米飼養(yǎng)20-25只雛鵝,控制育雛室濕度在60%-65%左右,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得雛鵝體質下降,影響到正常生長,所以要勤添墊草,通風排濕,降低控制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