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光路線是指白天利用自然光線,夜間采用輔助照明光源,用彩色攝像機采集車輛真彩像,用彩像分析處理方法識別車牌。自然光真彩色識別技術路線,與人眼感光習慣一致,并且,真彩像能夠反映車輛及其周圍環(huán)境真實的圖像信息,不僅可以用來識別車牌照,而且可以用來識別車牌照顏色、車流量、車型、車顏色等車輛特征。用一個攝像機采集的圖像,同時實現所有前端基本視頻信息采集、識別和人工輔助圖像取證判別,可以前瞻性的為未來的智能交通系統工程預留接口。

間接法:指通過識別安裝在汽車上的IC卡或條形碼中所存儲的車牌的信息來識別車牌及相關信息。IC卡技術識別準確度高,運行可靠,可以全天候作業(yè),但它整套裝置價格昂貴,硬件設備十分復雜,不適用于異地作業(yè);條形碼技術具有識別速度快、準確度高、可靠性強以及成本較低等優(yōu)點,但是對于掃描器要求很高。此外,二者都需要制定出全國統一的標準,并且無法核對車、條形碼是否相符,也是技術上存在的缺點,這給在短時間內推廣造成困難。

車牌識別系統選購準則
重視穩(wěn)定度
隨著產品算法與業(yè)者的技術提升,整合早就不是重要的話題,現階段需要注意的重點反而是“穩(wěn)定度”。穩(wěn)定度的定義是:在一個既定的車速范圍內,不會讓必須達到的準確度,因外在環(huán)境影響而產生過大的誤差。例如一個車牌系統在白天有90%以上的準確度,到了傍晚就降到80%,夜間又降到70%,這種不穩(wěn)定的系統,比起全天候平均擁有70%準確度的車牌辨識系統更難于整合。因為使用者會認為,既然白天的辨識率有90%,那全天候的準確率都要達到90%才合理,這樣的規(guī)格還不包括奇怪的環(huán)境干擾(暴雨、冰雹、濃霧區(qū)段等),與架設環(huán)境限制(高度限制、風大搖晃限制、不容易遭受人為破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