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生長環(huán)境:生長于海拔680-3400米的山谷疏、密林中及灌叢中。 生長于東部地區(qū)在海拔500米以下,西南可達2000米。暖地喜光樹種,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不耐干旱貧瘠,在微酸、微堿性土壤上均能生長
分布范圍:分布于中國及喜馬拉雅山一帶;在中國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西藏、陜西和甘肅南部等地。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繁殖方法
大葉女貞主要采用播種方式進行繁殖,也可采用扦插方式繁殖,后者主要用于科研方面,又分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播種種子采集:10-12月份,當大葉女貞成熟果實的果肉完全黑透后,用枝剪剪下果穗,堆積于陰涼處,人工揉爛果肉,取出凈種,用清水反復(fù)漂洗干凈,再用透氣塑料袋裝好,放于陰涼通風處。層積催芽:也可采取層積催芽的方式進行貯藏。為打破女貞種子休眠,播前先用550mg/kg赤mei素溶液浸種48h,每天換1次水,然后取出晾干。將清洗干凈的種子和濕沙按1:3的比例混合堆放。選擇干燥通風、陽光直射不到的室內(nèi),先鋪上1層10厘米厚的濕沙,采取1層種子1層濕沙混合堆放,層積5層以內(nèi),堆高30-40厘米,上面蓋少量濕沙,再用稻草覆蓋。濕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松開有幾條大裂縫為宜,過濕易引起種子腐爛。在沙堆上插幾根秸稈或通氣的竹筒,以流通空氣。也可將種子和濕沙混合裝入帶孔的木箱或木筐內(nèi),定期搖動,防止種子變質(zhì)腐爛。
大葉女貞種子
宜采用冬播,即秋季采集種子后立即播種。冬播具有出芽早且發(fā)芽率高等特點,如等到翌年春季播種則應(yīng)采取浸種和層積沙藏的辦法進行處理,否則不易發(fā)芽。噴水時間選擇在每天8:00~10:00,或者16:00~18:00,小苗怕澇,要注意排水。播種可采用撒播和條播法,種子用量為每公頃20公斤,播種后蓋土1.5厘米,并撒草覆蓋。第2年春季出苗后,加強水肥管理,幼苗長至50厘米左右時,可進行間苗。播種一般3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種。播種前將去皮的種子,用溫水浸種1天至2天,然后播種,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為20厘米,覆土1.5厘米~2厘米,每畝播種量為7公斤左右。撒播種子即是將種子撒在苗床內(nèi),大概均勻即可。噴灑透水并用地膜覆蓋苗床,以利保持土壤疏松,濕潤,有濕度,有利于種子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