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牽引小車主要由夾緊機構和掛脫鏈機構組成。脫模時應該盡量避免直接敲擊成型面,暫時不使用的模具應該平放好,上面不能壓重物或堆放雜物,避免有害介質的侵濁。兩個小車的交替牽引運動分為同步夾緊牽引階段、單獨夾緊牽引階段和返程階段。小車由一條精密雙排傳動鏈驅動,由掛脫鏈機構實現小車的掛鏈和脫鏈。由夾緊機構實現小車對型材的夾緊。掛脫鏈動作、夾緊動作和小車返程動作均由氣缸實現。
3 機械增力夾緊機構的設計及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3.1 機械增力夾緊機構的設計
氣液增壓缸增力系統(tǒng),利用氣液增壓缸把0.4 MPa的氣壓力轉變成10 MPa的液壓力,驅動氣液缸,使氣液缸的輸出力達到30 kN的夾持力要求。
該系統(tǒng)結構簡單,利用換向閥前面的減壓閥調節(jié)系統(tǒng)壓力,便可任意調節(jié)夾持力大小,且夾持力一旦設定后,不受壓板等構件彈性變形以及被夾持型材尺寸精度的影響,因此夾持安全可靠。
該系統(tǒng)在設計和使用過程中應注意氣液缸活塞和缸筒間的密封,避免空氣混入油中。此外還應注意增壓缸和氣液缸之間所充油液在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前提下,應具有足夠余量,以防止因少量油液外漏而造成的油液不足現象。
3 、牽引機構
考慮到所需牽引力較大(12 ~15T )且運行速度較慢(0.1~1.5m/min)的特點,系統(tǒng)采用了液壓傳動的方式工作。由夾緊油缸夾緊制件后,推力油缸牽引夾持機構在兩個平行的導桿上前行,平穩(wěn)的將制件牽引出模。
針對工藝中連續(xù)平穩(wěn)不間斷牽引的特點,系統(tǒng)采用了以兩個夾持機構交替牽引的方式進行工作。在一個夾持機構工作循環(huán)即將完成前,啟動另一夾持機構,夾緊工件同步工作前行一段距離后再行松開后退,保證牽引的平穩(wěn)交替。
系統(tǒng)液壓原理圖如圖2 :
玻璃鋼拉擠工藝
玻璃鋼拉擠工藝通常用電加熱,對高性能復合材料采用微波加熱。由于它們結構上的不同,因此,上述這兩種介電傳感器的電導性能,尚不能進行直接的比較。模具人口處需有冷卻裝置,以防膠液過早固化。浸膠工序主要掌握膠液相對密度(黏度)和浸漬時間。其要求和影響因素與預浸料相同。固化成型工序主要掌握成型溫度、模具溫度分布、物料通過模具的時間(拉擠速度),這是拉擠成型工藝的關鍵工序。在拉擠成型過程中,預浸料穿過模具時產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學的和物理化學的復雜變化,迄今仍不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