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密封膠使用注意
1、表面準備施工表面應干凈、堅硬、干燥并無油、脂及表面臟污如脫模劑、養(yǎng)護薄膜和疏水劑。徹底清除所有松動顆粒和灰塵2、打底對混凝土和多孔表面使用Primer 3。3、西卡膠施工4、接縫設計在環(huán)境溫度下,接縫寬度允許變化量:0℃以上,為密封時接縫平均寬度的±12.5%0℃以下,為密封時接縫平均寬度的±5%的總量5、一般使用要用Sikaflex-11FC聚氨酯密封膠、膠粘劑成功地密封接縫,下述接縫設計規(guī)則值得關注:接縫寬度12mm以上,寬深比為1:1接縫寬度12mm以下,寬深比為2:1為保證獲得正確的寬深比,并為密封粘合劑提供堅實的背襯,同時為防止密封粘在接縫底部,Sikaflex – 11FC聚氨酯密封膠、膠粘劑下面必須用緊密封固定、不腐爛、無吸收性的背襯材料填充,如:纖維板配以隔粘帶,或者選用Sika所提供的開孔性聚氨酯或閉孔聚乙烯背襯條。不能使用油或焦油類浸漬背襯材料。6、膨脹縫設計應遵循的規(guī)則1、混凝土縫的邊角通常由于振搗不足而比較脆弱,因此應處理成斜角或凹進2、接縫底一定不能限制密封膠的變形,否則在接縫投入使用后會引起破壞。3、接縫密封深度應通過塞入合適的接縫背襯材料來調整。4、角縫也要塞入背襯帶或背襯條,否則,接縫膨脹時會損壞密封膠粘劑。
密封膠涂膠工藝
一、預裝檢查密封件在預處理后是否有變形而影響裝配,要進行預裝。對變形的密封面要進行修整,密封間隙要均勻,間隙在0.1-0.2mm之間,很大不超過0.8mm,以適合密封裝配要求。
二、修整為了除去加壓固化后擠出的多余膠邊,提高外觀質量。修整時勿使膠層剝離。
三、涂膠處理后立即進行,要注意涂勻。常用方法有手涂、噴涂、滾涂、壓注、壓力浸膠和真空浸膠等。單件、少量的涂膠多用手工,采用各種形狀的毛刷、刮勺和滾輪,大面積涂敷可采用噴槍,但膠液要稀。用高裁度膠修補縫隙可采用壓注法。
四、預處理目的是除去密封面上的油污、漆皮、鐵銹及灰塵等。
五、化學處理目的也是除去氧化膜,經化學處理后的密封面,形成致密、均勻的新氧化膜,有利于膠液浸,加上表面極性增大,薪附力顯著提高。
六、檢驗檢查膠層涂敷是否均勻,厚薄是否一致,固化是否完全充分。常用的檢驗方法有超聲波、聲發(fā)射、X射線輻照、紅外線以及全息攝影等。
七、調膠按照配方及操作順序進行,調和要均勻。
八、機械處理表面上的金屬氧化物皮層可采用機械處理的方法除去。其中以噴砂效果。砂粒材質根據被處理材料的硬程度合理選擇。硬金屬可用鐵砂;而鋁類軟金屬可用沙子或氧化鋁。
九、固化在膠層固化過程中溫度和時間起重要作用。同時需要一定的壓緊力。加熱溫度取決于膠的固化特性。
影響密封膠固化性能的因素
環(huán)境因素對密封膠的固化性能有很明顯的影響。首先是溫度的影響,溫度越高,固化反應速度越快,表現出來的現象是表干、消粘都比較快,如果溫度很低,如5℃以下,密封膠固化就會很慢。而如果溫度過高,如40℃以上,密封膠會因為表干太快而不便使用。
濕對密封膠的固化性能也有明顯的影響,因為密封膠固化反應需要空氣中的水份,所以過于干燥的天氣如相對濕度低于40℃對密封膠的固化是不利的。但并不是濕度越高越好,因為密封膠固化時要放出揮發(fā)性小分子,如果空氣濕度太大,小分子就不容易揮發(fā),這樣也不利于密封膠固化。實驗已經證明,當相對濕度高于80℃時,密封膠消粘和深層固化會受到影響,有時經過2-3天,密封膠的表面還有粘性。
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密封膠性能的標準條件是溫度(23±2)℃,相對濕度(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