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片狀銀粉是制作電子漿料、導電銀漿、LED環(huán)氧導電膠,電磁屏蔽涂料、導電涂料、導電油墨、導電橡膠、導電塑料、導電陶瓷等的主要原料。
根據(jù)使用條件選用不同銀粉產(chǎn)品,超細銀粉主要用于中、高溫導體漿料和電極漿料,銀導體漿料廣泛應用于電容器、電阻器、電位器、厚薄膜混合集中電路,敏感元件和表面組裝技術等電子行業(yè)各個領域。
片狀銀粉則主要用于低溫聚合物漿料、導電油墨、導電涂料。

三,用途:
銀粉是電氣和電子工業(yè)的重要材料是電子I業(yè)中應用廣泛的一種粉末,為厚膜、電阻、 陶瓷介質(zhì)等電子漿料的基本功能材料。
近年來,納米微粒和納米材料已成為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的熱點之-。納米級銀粉,除了具有常規(guī)銀粉的一些性能外 ,還具有特殊的性能,可用作導電銀漿,在化纖織物中添加納米銀,可改變其導電性能,并使化纖織物有很強的殺菌能力;納米銀晶體,作為稀釋致冷機的熱交換器,效率比傳統(tǒng)材料高30 % ,納米銀粉還是有機合成中非常好的催化劑[2 ,3]。由此可見,銀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銀的化學符號Ag,來自于銀的拉丁文名稱Argentum,是“淺色、明亮”的意思。銀字屬于艮字族。在艮字族里,艮字都是聲符兼義符。艮字族漢字都與“邊界”、“極限”之義有關。銀的本義是“(價值)接近于黃金的金屬”。 [1] 應用歷史編輯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我國考古學者從出土的春秋時代的青銅器當中就發(fā)現(xiàn)鑲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銀錯”(一種用金、銀絲鑲嵌的圖案)。

同位素編輯自然界中的銀是銀107和銀109,其中銀107的豐度(51.839%)。銀的兩種同位素的豐度幾乎相同,這在元素周期表中十分罕見。銀共有28種同位素(從銀93到銀130)大部分同位素的半衰期皆小于三分鐘。礦產(chǎn)分布編輯已知銀以主要元素、次要元素和不定量形式存在的銀礦物和含銀礦物有200多種,其中以銀為主要元素的銀礦物和含銀礦物有60余種,但具有重要經(jīng)濟價值,作為白銀生產(chǎn)的主要原料有12種:自然銀(Ag)、銀金礦(AgAu)、輝銀礦(Ag2S)、深紅銀礦(Ag3SbS3)、淡紅銀礦(Ag3AsS3)、角銀礦(AgCl)、脆銀礦(Ag2SbS3)、銻銀礦(Ag3Sb)、硒銀礦(Ag3Se)、碲銀礦(Ag2Te)、鋅銻方輝銀礦(5Ag2Sb2S3)、硫銻銅銀礦(8[AgCu]SSb2S3)。